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编号: TC001160

美国IPO市场遇冷 初创公司上市另辟蹊径

2022-11-10 18:41:52

  去年在美国上市的所有公司中,有将近四分之一并非通过传统IPO(首次公开募股)方式,而是通过“特别并购上市”(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简称“SPAC”)途径。

  美东当地时间周二,在纳斯达克敲响收盘钟的美国科技金融公司,支付服务提供商Card Connect正是其中一例。

  SPAC是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和买壳上市不同的是,SPAC自己造壳,即首先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这家公司将投资并购计划上市的目标企业,而目标公司将通过和已经上市的SPAC并购,迅速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想在美国资本市场进行公开募股的初创公司,上市之路走得颇为艰辛。公开市场投资人风险胃口减小,令颇具时效性和确定性的SPAC模式获得公司青睐。

  SPAC模式在2007年互联网热潮时曾风靡一时,当年有66家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在公开市场募资120亿美元。根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报告,2016年上半年共有五家公司通过SPAC在公开市场上募资16亿美元。这个成绩虽然距历史峰值有距离,但是仍是自2008年以来,SPAC最活跃的两个季度。

  寻求上市的公司最大的顾虑是是否能成功上市,上市之后可以融到多少资金,而这两个问题在SPAC模式中,都有确定的答案。

  太平洋特别并购公司(纳斯达克交易代码:PAACU)首席财务官,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冯亚琦对腾讯财经表示,目前IPO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SPAC的交易空间在加大。

  SPAC模式可以给初创公司提供的,不仅仅是在公开市场上已经占好的一个“摊位”,一些有专业所长的SPAC还可以给公司带来额外加分。CardConnect公司收购方Fintech Acquisition(金融科技特别并购公司)在科技金融领域颇有积累,其首席运营官Jay McEntee对腾讯财经表示,IPO市场终会回暖,但是这不意味SPAC将会出局,SPAC不适合所有公司,但是对特定体量和专业的公司特别适合,所以即使IPO市场复苏,交易市场上还是会有SPAC的一席之地。

  SPAC发起方的风险

  SPAC为上市公司提供了确定性和时效性。SPAC已经在主板市场交易,故被收购公司不必担心上市是否成功。虽然通过SPAC上市也要经过一系列路演,但是整个上市之路用时大大缩短,这为一些急于在公开市场融资的公司争取了宝贵的时间。CardConnect的首席执行官Jeff Shanahan对腾讯财经表示,该公司希望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公开市场上融资,来代替公司以前的私募大股东,SPAC在IPO市场趋冷的环境下,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SPAC本身的投资人,由于买入的是优先股,本质上是债券,如果SPAC发起方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通常是两年)找到合适的项目,那么可以选择解除债务,也不会承担太大风险。

  SPAC主要风险在项目发起方。冯亚琦对腾讯财经表示,SPAC发起方承担着早期投资和项目管理的双重责任,压力在于,在规定时间内找到价格合适的标的。而被收购公司选择了确定性和时效性,则要释放一定的利润空间。用SPAC上市的公司交易价格是双方协商而定,通常比市场价格略低。

  “选择的基础不是价格低”,冯亚琦说,“压价没有意义,重点是找到有成长的企业,以此为基础,可以带动流动性,如果后续还能并购上下游产业和竞争者,这个盘子就做活了。”

  中美SPAC略不同

  美国的SPAC多有自己的专业性。美国“并购大王”Wilbur Ross此前对腾讯财经透露,在2016年年初通过SPAC收购了一家化学制品公司。而Wilbur在化工,钢铁领域的眼光和经验助其收获颇丰。

  目前,高盛,花旗等各大投行也纷纷进场。业内人士称,这将带动更多的大投行从事SPAC服务。目前在市场上活跃的SPAC规模平均在1亿到5亿美元不等,Jay McEntee对腾讯财经表示,专业性和体量是SPAC成功的杀手锏。“我们在金融科技领域可以给被收购公司提供很多资源,而中小企业实在用不上高盛这样的一个“大壳”。

  相比之下,中国的SPAC更倾向打“跨境资源”牌。首先,美国投资人对中国市场“垂涎已久”,却因没有实力组织中国当地的资金和资源,而无力提高运作效率。

  其次,一些中小型中国公司在资源、时间和经验方面,都没有足够积累进行国际运作。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市场在2015年夏天遭到剧烈动荡,再融资机制暂停,导致很多中国公司融资无门。

  这时,拥有中国本土资本运作经验的美股上市SPAC,则集合中美两地投资人力量,相互背书。为中国高速增长领域的公司提供,除直接IPO和“借壳上市”之外的第三种选择。

  尽管SPAC这种金融创新在英美市场有很好的先例,但是从SPAC整体状况来看,并不容乐观。根据SPAC Analytics的数据,从2003年至今的233个SPAC中,有76个已经被清盘,投资人颗粒无收。127个找到并购对象的SPAC整体回报率是-14.6%,而同一时期Russell 2000小型股指回报率为4.7%---被清盘反而成为了更好的归宿。

  但是走在中美资本运作之刃的SPAC仍认为,该领域投资空间较大。冯亚琦对腾讯财经表示,PAACU和标的公司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将在年底完成收购。中美两国之间虽然较量博弈,但是大方向是合作。“当中国资本成熟到一定程度,需要走出国内,而大的国际机构要参与到中国经济的增长中,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冯亚琦说。



RICHFUL瑞丰的优势

  • 50
    办事处
    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办事处。
  • 9,000+
    职员
    包括资深的专业领导层和拥有各相关专业资格的人员。
  • 20万+
    客户
    包括财富杂志全球500强至初创公司等不同规模的企业。
  • 4950亿美元
    资产行政管理
    资产行政管理规模达4950亿美元。
  • 1,400+
    港股上市公司
    为1400家港股上市公司提供投资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务。
  • >50%
    全球500强企业
    为《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50%的企业提供服务。

资质与荣誉

  • 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TC001160、TC001060、TC001056
  • 香港公益金铭谢状
  • 香港小童群益会杰出商界企业义工奖
  •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社会资本动力奖」
  • 香港最优秀企业大奖
  • 纳闽国际商业金融中心(Labuan IBFC)中国授权代理机构
  • 阿联酋一级代理
  • 香港货品编码协会一级代理
  • 香港中国商会董理事会常务理事
  • 香港职业介绍所牌照

专家团队

Simon Webster
首席执行官
Andrew Cherry
首席财务官
Kim Jenkins
首席运营官
Melanie Fitzpatrick
首席目标与人事官
Tim Leung
首席技术官
John McLean
总法律顾问与首席法务官
Jonathon Clifton
集团常务董事-企业解决方案
Chris Collins
首席企业发展官
张海亮
大中华区主管,董事总经理
蒋梦南
Vistra卓佳执行董事,RICHFUL瑞丰总经理

典型客户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