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编号: TC001160

松下退出半导体业务!接盘方为台湾新唐科技

2022-11-10 18:41:52

继一周前宣布停产液晶面板后,11月28日,日本松下宣布向台湾新唐科技(Nuvoton)出售旗下全资子公司松下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PSCS”) ,此外还将出售“松下TowerJazz半导体”(与以色列半导体企业TowerJazz的合资公司),此交易意味着昔日全球半导体10强的退出。

有关出售的原因,声明指出由于对手扩张激进、投入巨大,松下的半导体业务面临激烈的竞争。在经过考虑之后,认为向新唐出售相关业务是最佳的选择。

有关交易金额,声明并未透露,新唐的声明仅表示以现金收购。PSCS为全球领先供货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长冈京市,提供半导体的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并着重于影像感测技术、微控制器技术半导体组件技术。

要知道日本众多半导体厂商曾在国际上叱诧风云,松下半导体的销售额曾在上世纪90年代跻身世界前10强。

松下半导体业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7年,该公司与荷兰飞利浦成立合资公司在日本高槻开始生产半导体。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随着日本电视机等等消费电子的畅销,半导体业务也是不断扩大。

但之后由于其他市场半导体制造的崛起,叠加日本消费电子产业的式微,松下的半导体业务开始受到冲击,开始收缩。到2014年,松下与以色列半导体企业TowerJazz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日本富山和新潟的3家工厂;同年还向新加坡半导体封测巨头UTACHoldings(优特半导体)出售了分别位于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3座封装厂房。

就在一周前(11月21日),松下宣布将在2021年左右退出液晶面板制造业务,旗下的“松下液晶显示器”(PLD)将停止生产,松下曾在2013年停产等离子显示器,此次则意味着全面退出面板业务。

半导体业务2018财年营业损益为亏损235亿日元,原本设定了2019财年扭亏为盈的目标,但由于国际贸易逆风,导致需求低迷;液晶面板业务在今年的财务表现仍然呈现亏损的状态。整体来看,松下2019财年的营业利润预期为同比减少27%,降至3000亿日元。

为了扭转局面,松下提出在2021年度前,削减人工费、精简基地等方式削减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成本并清理亏损业务。持续剥离亏损的业务,松下要做什么?松下要进一步强化汽车电池等业务,上述提及的液晶面板工厂未来将成为车载电池的生产基地。

可以说松下的困境是整个日本电子产业的缩影。

回溯1995年,当时世界500强榜单上,有149家日本企业,更有多家日本电子企业进入前50,日立位列13,松下位列17,东芝位列36,索尼位列43,NEC位列48。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该榜单,日立跌到了78位,其他前述公司都跌到了100位以外。

另据IC Insights此前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五大半导体公司(以销售额计算)名单中,东芝半导体是硕果仅存的日本公司。而在鼎盛时期的1993年,IC Insights发布的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中有6家日本公司。

目前日本仍有铠侠(Kioxia,原东芝存储器)、瑞萨电子和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3家企业活跃于全球市场。

日本电子产业剥离、出售业务的案例可以说举不胜举,2011年,海尔收购了日本三洋的白电业务。2012年,日立宣布退出有着56年历史的电视制造业务,改为委托代工。2013年,东芝和松下宣布关闭在中国的电视工厂。2014年,索尼砍掉核心VAIO业务,全面退出电脑市场。2015年,东芝把印尼的电视和洗衣机工厂出售给了创维,松下全面退出在中国的电视生产。2016年,富士康收购夏普多数股份,NEC把电脑合资公司中的大部分股份出售给联想,东芝将白电业务出售给美的。

多数受困的日本电子巨头选择“去家电化”来进行业务重组,转而大力发展B2B业务。更多的日企将业务转向高利润、高增长的上游以及社会公用型业务。

日立的转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中西宏明2010年接手日立成为CEO时,面对巨额亏损,他决定进行重组:关闭或出售了一部分亏损的业务,其中大部分为消费电子,转而将重心回归到重工业制造,比如核电站和高铁等。中西宏明当时认为消费电子行业发生了结构性改变,日立没有办法适应环境,那就退回到日立仍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上;而从需求端看,发展中国家对基建仍有大量的需求。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ICHFUL瑞丰的优势

  • 50
    办事处
    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办事处。
  • 9,000+
    职员
    包括资深的专业领导层和拥有各相关专业资格的人员。
  • 20万+
    客户
    包括财富杂志全球500强至初创公司等不同规模的企业。
  • 4950亿美元
    资产行政管理
    资产行政管理规模达4950亿美元。
  • 1,400+
    港股上市公司
    为1400家港股上市公司提供投资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务。
  • >50%
    全球500强企业
    为《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50%的企业提供服务。

资质与荣誉

  • 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TC001160、TC001060、TC001056
  • 香港公益金铭谢状
  • 香港小童群益会杰出商界企业义工奖
  •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社会资本动力奖」
  • 香港最优秀企业大奖
  • 纳闽国际商业金融中心(Labuan IBFC)中国授权代理机构
  • 阿联酋一级代理
  • 香港货品编码协会一级代理
  • 香港中国商会董理事会常务理事
  • 香港职业介绍所牌照

专家团队

Simon Webster
首席执行官
Andrew Cherry
首席财务官
Kim Jenkins
首席运营官
Melanie Fitzpatrick
首席目标与人事官
Tim Leung
首席技术官
John McLean
总法律顾问与首席法务官
Jonathon Clifton
集团常务董事-企业解决方案
Chris Collins
首席企业发展官
张海亮
大中华区主管,董事总经理
蒋梦南
Vistra卓佳执行董事,RICHFUL瑞丰总经理

典型客户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