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回顾香港金融市场在最近20年的发展,前任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从货币稳定、金融安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这三方面来衡量,香港的成绩“有目共睹”、“令人满意”。他寄语当政者宜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加大力度巩固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货币稳定方面,本港在过往20年期间,曾先后经历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01/02年科网股爆破、03年SARS疫症和负资产问题,以至07/08年金融海啸等重大危机,其间本港的货币大致保持稳定。不过他指出,货币稳定日后仍有风险,当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日渐提升,资金流入流出港元的规模加大之时,会否令货币稳定变得难以处理,或是影响货币稳定的风险上升,值得当政者留意及研究。
香港金融应做大做强
至于金融安全范畴,任志刚提及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导致本地“雷曼迷债”投资者受牵连一事,他谓事件是否影响金融安全实属“见仁见智”,因为问题是由美国的金融机构带入香港,惟本港银行及相关监管机构在产品风险披露是否做得足够,则有检讨余地;但整体而言是“瑕不掩瑜”,而大部分投资者最终亦能获得赔偿。
谈及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任志刚形容香港现时的地位相当稳固,但仍需加大力度巩固。正如他在2012年透过香港中文大学发表,题为“香港货币体制的未来”学术研究文章中指出,在中国与境外的资金可自由融通之前,宜将香港金融市场“做大做强”,令其角色变成不可或缺,以免被“边缘化”。
如要将香港金融市场“做大做强”,任志刚说“仍有空间”。不过他多次强调,自己于2009年退休之后,坚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故具体方案要留待当政者处理。从理论层面出发,香港的角色是为内地与境外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由于内地资本项目仍有管制,资金从内地走出去需要政策配合,故香港可加强与内地沟通,配合内地的风险管理,以取得内地信任,尽量扩阔资金融通的三大渠道:即证券市场、银行、债券市场。
整体局势对本地有利
展望未来,任志刚表示,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可谓“得天独厚”,整体局势对本港有利,尤其是如能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遇,令香港成为“一带一路”项目的资金融通平台,前景将相当乐观。他解释说,“一带一路”沿綫国家的发展相对落后,惟当地居民的储蓄率高,发展潜力深厚。
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于政纲内提出,拟成立“金融领导委员会”,定期审视国际金融形势,加强香港在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力,任志刚期望这个委员会“可以做到嘢”。至于他会否加入下届政府,任志刚表示“不会回答”,又指组织工作团队是新一届政府的工作,他“帮得会帮”,惟不代表会加入。
金管局发言人表示,金管局一直致力维持金融及货币稳定,为经济及市场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此外,金管局亦乐意听取各界对金融发展发表的意见。
最难忘面见朱熔基总理
由1997年回归到2009年煺休,任志刚在这十多年期间,经历大大小小的事件,遇见各式各样的人物。若要数最难忘的人物,他首推前国务院总理朱熔基,难忘双方握手之时,感觉朱熔基之手“握落去好似棉花般柔软”。
忆述入市打大鰐
在1997至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香港亦难独善其身,政府最终决定入市干预“打大鰐”,任志刚说“当然难忘”。他谓自己一向信奉自由市场,政府最终要入市干预,感觉“有如被一个信任的朋友背叛”。
经此一役之后,他说明白没有十全十美的市场,以及不能墨守成规,及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市场失效时要採取补救措施。
尽管有此经历,任志刚指自己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仍然坚信要以市场作主导,因市场对分配货币最有效益;不过,现时的心态变得较为实事求是,“不会盲目说市场就是好”,因为金融市场上有部分机构是只求自己利益,不是为大众服务,故遇上市场失效时要拨乱反正。
注册香港公司的好处多,设立公司流程简单,成立公司费用少。
注册英国公司成为全球商人们的热地,速度快、流程简单、费用低。
设立纳闽公司可以达到税务减免、股权保护、资金运作流畅等优势。
注册开曼公司无限制贸易发展,无外汇管制,无需申报或缴纳税项。
BVI即英属维京群岛,优势:免交离岸贸易税、保护受益人身份。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机制和最大的消费市场。
塞舌尔特别执照公司(CSL)为您定价转移建立良好的商业实质。
马绍尔公司有助于国际贸易、证券买卖、信托及财产投资计划等。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新加坡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个有力跳板。
阿联酋是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出口国。外汇自由,汇率稳定。
可使用中英文公司名称,允许递交中英文的公司章程到政府公司注册处。
了解海南自贸港公司注册、年审、做账、报税、审计等工商会计财税
瑞丰专业代理上海、天津、福建、广东等中国自贸区公司注册。
瑞丰德永集团直接代办全球近30个属地的离岸公司注册。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