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编号: TC001160

许扬:香港是内企最佳“练兵场” 成外资进入内地“纽带”

2022-11-10 18:41:52

  1997年6月30日,许扬彻夜未眠,参加英方告别仪式后,他在香港会展中心亲眼见证了香港主权交接这一歷史性时刻,这是他人生经歷中最重要的二十四个小时。从1990年到2000年,香港回归前后的十年间,他作为深圳市政府在香港的经贸代表机构负责人,担当着深圳市与香港特区联繫的桥梁。“港人是我最好的老师。”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许扬接受记者採访时表示,香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好的“练兵场”。

  “我职业生涯中的经营能力、市场观念都是在香港打下的基础。”作为深圳驻港窗口公司深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深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许扬曾为深圳和内地其他地区引进香港资金、技术、项目及现代化管理经验做出过巨大贡献。

  【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化“桥头堡”】

  1990年8月,他临危受命掌舵香港深业集团,自言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学习和广交朋友。“学习香港的法律制度、西方会计制度、香港公司法、金融法等,这些在内地都是不经常接触的。公司经常请一些香港专业人士讲课,让我们受益良多,我们学会了在香港经营企业,也结交了很多政商两界的朋友。”

  在港10年间,许扬对深业集团进行大幅度调整,一是在公司内部大量聘用香港员工,使深业集团具有真正的港味;二是促进企业转型,从早期的以贸易为主,转向地产、实业投资发展,并开始在深圳乃至全国布局。1997年3月7日,深业控股(现称深圳控股)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深圳企业。在许扬眼里,香港市场国际化水平高,是内地走向国际的重要窗口。许多内地企业将香港作为走出去的“桥头堡”,通过吸纳香港人才,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吸引国际资本,最终完成企业国际化转型。

  【港企成外资进入内地“纽带”】

  除了学习香港先进的管理模式,港人敬业的态度同样令许扬印象深刻。他回忆,1997年,深业集团的一位香港女员工因要结婚提出辞职,却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到最后一分钟,“这位员工周一结婚,周六下午六点才离开办公室。”“香港人是我的老师,除了专业知识外,他们的敬业精神最值得我敬佩。”许扬感慨,改革开放30多年,广东人的务实肯干、开放包容的精神也是深深受到香港的影响,无论从官方还是民间,都已经将香港作为最好的老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港资以及通过香港进入内地的外资,佔国家利用外资总量的41%,香港成为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许扬称,港企是外资投资内地的重要“纽带”,许多外企是通过港人、港企才开始了解内地、走入内地市场。1992年,深圳首次以国际公开招标形式有价出让土地使用权,对深圳黄金地段蔡屋围地王公开招标。时任深业集团董事长的许扬看准这个项目,决定联络日本着名建筑公司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与深业联合参加投标,当时正是港商于元平促成了这次合作。

  许扬介绍,深业此前与熊谷组有过几次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蔡屋围地王的项目经多次与熊谷组的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港人于元平商谈,促成了熊谷组参加投标和建设,合作过程同样顺利。1997年4月30日,当年的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商业中心隆重开业,20多年过去了,这座雄伟壮丽的建筑至今仍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

  前海河套可成“超级发动机”

  离开深业集团后,许扬还曾担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香港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兼高级顾问等职位,但深港合作始终是他关心的重点。“下一个十年,是香港非常辉煌的黄金十年。”亲眼见证香港回归二十年以来与内地的合作发展,许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条件最好、人口最密集、製造业产业配套最完整的区域,香港必须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大湾区的机遇,将前海、河套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两个“超级发动机”。

  许扬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枢纽的香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可以发挥独特作用,并由此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回归二十年来,香港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发展优势,尤其是拥有大湾区内最强的教育资源。“美国三藩市湾区的柏克莱、史丹福、南加州大学的研究机构,为湾区经济发展带来塬创动力,这是0到1的飞跃。”他分析,香港在高校教育资源、创新资源方面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先进人才方面有较大优势。“从这些方面看,香港的确可以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不仅是联系人,更是合作者。”

  “今后十年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十年。港企应该抢占商机,尽快与内地高科技企业融合。”他建议,今后应该把前海、河套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发动机”。“深圳在科技领域,香港在金融领域各有优势,应该把这种优势最大化,在前海、河套做出示范,为内地与香港企业走出去打造样板,体现‘一国两制’的优越性。”



RICHFUL瑞丰的优势

  • 50
    办事处
    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办事处。
  • 9,000+
    职员
    包括资深的专业领导层和拥有各相关专业资格的人员。
  • 20万+
    客户
    包括财富杂志全球500强至初创公司等不同规模的企业。
  • 4950亿美元
    资产行政管理
    资产行政管理规模达4950亿美元。
  • 1,400+
    港股上市公司
    为1400家港股上市公司提供投资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务。
  • >50%
    全球500强企业
    为《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50%的企业提供服务。

资质与荣誉

  • 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TC001160、TC001060、TC001056
  • 香港公益金铭谢状
  • 香港小童群益会杰出商界企业义工奖
  •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社会资本动力奖」
  • 香港最优秀企业大奖
  • 纳闽国际商业金融中心(Labuan IBFC)中国授权代理机构
  • 阿联酋一级代理
  • 香港货品编码协会一级代理
  • 香港中国商会董理事会常务理事
  • 香港职业介绍所牌照

专家团队

Simon Webster
首席执行官
Andrew Cherry
首席财务官
Kim Jenkins
首席运营官
Melanie Fitzpatrick
首席目标与人事官
Tim Leung
首席技术官
John McLean
总法律顾问与首席法务官
Jonathon Clifton
集团常务董事-企业解决方案
Chris Collins
首席企业发展官
张海亮
大中华区主管,董事总经理
蒋梦南
Vistra卓佳执行董事,RICHFUL瑞丰总经理

典型客户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