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基金|财富传承管理|家族办公室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英经济政策重演哈布斯堡的衰落

翻阅英国央行最近的通胀报告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一些会议备忘录,令我不由得想起流行于哈布斯堡帝国末期的那句口号:“情形没有任何希望,但还不算绝望。”或许这话应该倒过来说?反正不管怎么说,通胀报告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前途渺茫,凶多吉少,而他们束手无策。
在遥远的几十年前,[注册香港公司费用]在我的第一篇关于经济政策的长篇论文末尾,我写道:“财政部一些重要人物存在一种反凯恩斯的信仰——他们认为,面对世界形势中各种不利因素,政府能为保证完全就业所做的很少。这种信仰令人失望。”如今,我只想把英国央行也列为这一批评的对象,英国央行已经能够较为独立地对政策施加影响力。如今的英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已比我当初写下那段话时大大减小,走独立路线按说应该更加容易,但如果你是英国的一名政策制定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即便将叫好声一片的“贷款融资计划”考虑在内,预计英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2015年前仍将低于趋势平均值。而由于我们是从一个极端不景气的起点起步的,预计到2015年产出仍会低于危机前2007年至2008年的水平。如果这还不是经济停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并不是说我知道凯恩斯会对此说些什么,不过我确实听到他老人家正气得在坟墓里翻身。
通胀前景展望稍微有点亮色。预计在未来几个月,通胀率会逐渐增至3%,之后在2014年某个时候回落至2%的目标值。然而即便是这一预测也是有前提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可能冲击通胀率;而国内生产率变动情况还是一个问号,“学费及国内能源法案等特殊因素会在多大程度上持续增大(通胀的)上行压力”也无法确定。
我有个建议,也许可以稍稍减轻英国央行行长及其继任者的痛苦。通胀目标是1992年英国被迫脱离欧洲汇率机制时由财政大臣诺曼•拉蒙特首次提出的。当时提出这个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让经济主体放心,使他们相信英国不会放任通胀。如今,英国面临的危险不同了,我们应该转而把源自英国国内因素的通胀作为控制目标。
将源自英国国内因素的通胀与源自国外因素的通胀分开处理做起来不容易,也具有争议性,不过任何称职的国民收入统计学家恐怕都想这么干。从英国央行自己的图表能看出来,采用这种办法,通胀率的波动性会降低,其衡量结果也更接近预期目标。最大的好处是,这样一来,公务员们只需要为他们所能施加影响的事情负责。就算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南中国海开战,财政大臣和英国央行行长也都不需要辞职。
有人批评英国央行过于依赖常常并不准确的预报,为应对这种批评,英国央行采取了一种所谓的“经济政策的分类学办法”——换句话说就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尽可能含糊其辞。这种办法应该是来自“资金流”分析。其中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考虑经济的主要部门——家庭、企业、公共部门以及外部部门,还有一两个其他部门 ——那么,所有部门间的净资金流总和按定义应该为零。因此如果你有个想法,这个想法可能或必须改变其中的一两个部门,那么你也会改变其他部门。
我对这种分析方法始终非常怀疑,虽然这种方法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能避免理论争端。问题在于,这种方法没有提到平衡点的产量是多少。另外,稳健货币的倡导者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办法也没提到平衡点的通胀水平。据我所知,上世纪20年代,德国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其财政结余正是完美的“零”。
我提到这一点,[香港公司做账报税]是因为资金流分析是英国央行最近一篇文章的基础。那篇文章试图为那些“平衡经济”的说辞提供理由。可想而知,“如果”、“但是”和“也许”这几个词在文中随处可见。那篇文章的初步结论是:公众部门和对外部门需要改善收支情况,这样企业和家庭两个部门就可以及时降低结余。这个结论让我我想起几年前在剑桥发生的一场争论,当时奥斯汀•鲁滨逊喜欢剖析英国的收支平衡,而当时正在剑桥作学术休假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则认为,政府应该做的是允许英镑汇率浮动,并维持货币政策的稳定。弗里德曼一点儿也不担心预算赤字。我赞同他们两人中谁的观点,这还用问么?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瑞丰德永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