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指南
企业重组上市IPO

香港广华医院

  广华医院香港一所公营医院,成立于1911年,是东华三院的重要成员之一,位于香港九龙油麻地窝打老道25号,1991年起由医院管理局所管理,是九龙西区最重要的医院之一,与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及圣母医院组成九龙西医院联网。

  广华医院为期三年多的大规模翻新修葺工程于1997年7月完成,现有病床1,284张。耗资一亿六千万的新门诊大楼亦于2000年1月正式投入服务。广华医院于1993年率先设立日间手术中心,目前日间手术比率为全港之冠。广华医院首创综合性乳病中心亦为病人提供全面性的教育、诊断、治疗、辅导及康复服务。广华医院脑外科是医管局辖下特定的转介中心之一,更首创一个综合性脑外科治疗区,设有电脑扫描机,脑外科手术室及脑外科加护病房。广华医院亦是主要的产前检查转介中心之一。医院更设有妇产科日间手术及医疗中心,配合妇女普查中心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广华医院亦积极拓展核子医学服务,于1999年中添置核子医学伽玛扫描机,并于同年8月正式投入服务。现能为广华医院、圣母医院及黄大仙医院之病人提供多类型之核子医学检查,包括心脏、肾脏功能检查、全身骨骼扫描、甲状腺、肺及肝脏扫描等。

  一、历史

  1、草创时期

  广华医院于1911年由东华医院董事局成立,是九龙半岛第一所医院。倡建广华医院董事局主席是由政府委任的著名律师及政治家何启爵士。“广华”之名意指服务广东华人为主。

  20世纪初海港以北的九龙区并没有医院设施,病人需要舟车劳顿到港岛就医。1907年一群社会贤达建议在油麻地设立中式医院以应付九龙及新界急速增长的人口。香港政府最终通过名为“1911东华医院扩展法例”("1911 Expansion of Tung Wah Hospital Ordinance")的第38号法例,在油麻地拨地兴建医院,同时发放30,000元作为发展基金及每年津贴6,500元营运支出,不足款项由当值总理补足。医院最终耗资130,000元,历时5年才告落成,于1911年10月9日由港督卢押爵士主持开幕。翌日武昌起义展开,最终推翻了满清帝制统治,开创了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

  建院初期广华医院只能收容72名住院病人,由于油麻地乃至九龙仍是低下阶层社区,捐款相对位于商家云集的上环东华医院为少,日益面对经济困难。1914年11月华民政务司邀请东华医院、广华医院及油麻地天后庙值理举行会议,讨论广华医院接管天后庙以其收益补贴医院支出,天后庙值理坚拒移交管理权,直到1928年由刚于4月成立的华人庙宇委员会出面,天后庙始将管理权及历年存款58,000多元移交广华医院。1926年芒角水月宫因原址道路发展而被迫拆卸,政府拨出山东街现址及补助6,000元给水月宫重建,并拨交广华医院管理,补助日常开支。

  1930年政府将法例修订名为“东华三院条例”("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Ordinance")以包含东华辖下三间医院:1870年成立的东华医院、1911年成立的广华医院及1929年方立的东华东院。1931年三间医院统一办理,由一个董事局施行决策,首任主席为颜成坤先生。

  2、医院扩建

  医院董事局按社会急速增长的需求而继续发展,1915年在油麻地海旁设置公共诊所及码头以方便水上居民,但不幸在二次大战中遭受破坏。

  1931年新建肺痨病房及将手术室翻新。1929年增建产房及普通病房,1940年重建停尸间及1947年医院厨房。1952年扩建门诊部门,门诊病人由1951年的110,000人次激增至1957年的258,000人次,于1958年再加建一座门诊部。同时住院病床亦增加到631张,但仍未能应付需要。原护士宿舍于1952年落成,但已不足以应付当时额外新增的人手,于1959年重建。

  3、重建计划

  二次大战后香港人口急速增长,广华医院住院人数在1957年急升到18万人次,包括21,000宗产科个案。两至三名病人共享一张病床及走廊布满帆布床在广华医院内触目皆是。1953年港督葛量洪爵士也认为广华医院需要重建。1957年东华三院建议一项2000万元建筑加500万元器材费用的重建计划。其间董事局于1958年增建可容120张病床的“丁酉病房”应付新增的病人。庞大的重建计划终于在1958年展开,并于1965年3月23日全部完成,重建后的广华医院由港督戴麟趾爵士主持揭幕。

  其他的工程还包括1965年的急症室,当时是整个九龙及新界区的第二个急症室,同年亦成立血库。1968年新建医院图书馆,同年设立的深切治疗部更是全港首创。1971年广华医院旧大堂重新装修并改装成东华三院文物馆。

  由于医院的化验室服务日增,于1981年加建“余振强纪念医疗中心”。广华医院于1991年获香港赛马会捐赠设置首台电脑断层扫描仪。

  4、医管局接管

  1991年12月东华三院与新成立的医院管理局达成协议,将广华医院拨交医管局,所有医护人员获取与其他公立医院相同的医管局聘任条件。广华医院获得改革管理及改善服务的机遇,新管理框架成立并聘用医院总监及其管理团队,令到管理权力得以下放。新管理系统开始实施,而无数改善计划亦陆续推行。随著医管局实行联网安排,广华医院成为九龙西联网的龙头医院,因而获得两个额外卫星中心,分别是1993年加入的“牛头角老人科日间医院”及1994年的“尤德夫人分科诊所”。

  5、主要翻新及门诊计划

  1995年香港政府拨出5亿8400万元供广华医院主座大楼作大规模翻新修葺工程,工程分三期进期,大楼各翼因应工程推进而作暂时性封闭,整个工程为期三年。额外资金供扩建急症室及加建“李兆忠磁力共振中心”。工程于1997年全部完成,由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女士主持揭幕。

  有感于未来的需求而持续扩展,耗资1亿6000万元楼高7层的“徐展堂门诊大楼”于2000年1月落成投入服务。门诊大楼除提供全科及专科门诊服务外,并有药房、产科门诊、妇女健康普查、日间手术中心及专职医疗服务复康中心(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医务社会工作、足病诊疗及东华三院长者家居复康外展服务)等,主要提供高素质的非住院服务。

  广华医院乘著门诊部搬往“徐展堂门诊大楼”,同时引进自动化登记系统。当新病人求诊时,即时会获发一张智能病人卡,上面印上病人姓名、编号及一排记录资料的电子条码。覆诊病人只要将病人卡插入智能派筹机内,瞬息间便会收到电脑筹,印备了病人姓名、诊症室号码、轮候号码及预约时间等资料。新系统每天处理约800名病人登记,除了缩短登记时间外,也节省病人轮诊时间。新系统精简了医院的工作流程,透过电脑网络,病人资料能即时传送往其他医疗资讯系统,减少重覆输入病人资料。新系统跟医管局的门诊预约系统(OPAS)和病人总索引(PMI)连结,互相配合,有助建立病人数据库,提供管理资讯,以作检讨及资源分配之用。整套系统包括10万张病人卡耗资110万元,全数由东华三院董事局捐赠。

  6、有盖通道计划

  香港赛马会于2000年拨款1600万元予广华医院进行设施改善工程,兴建两个分别位于医院东翼和北翼的复康花园,以及连接医院主要大楼的有盖行人通道,改善医院的环境及让住院病人享用更理想的休养空间。

  二、服务范围

  专科:急症室、内科及老人科、外科、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及创伤学、麻醉科、病理科、放射诊断科、联网精神科、耳鼻喉科、眼科(住院病人)、牙科(住院病人)

  日间及专职医疗服务:全科门诊部、专科门诊部、药房、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医务社会工作部、义肢部、营养部、足疾治疗、临床心理服务、言语治疗

  社区服务:社康护理、社区老人评估小组、妇女健康检查(由东华三院提供服务)、中医门诊部(由东华三院提供服务)

  其他服务:中央消毒仪器供应室、电子医疗检查组、内窥镜组、日间手术、产前诊断诊所、深切治疗部、脑外科加护病房、老人科日间医院、肾脏透析服务(尤德夫人分科诊所肾脏透析治疗中心)

  三、SARS源头

  2003年2月21日一名中国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退休教授与妻到香港参加婚礼,教授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门诊诊所帮忙时,亦曾诊治一些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沙士,SARS)病人,他在同年的2月15日出现类似感冒的病征,并自行服用抗生素。其病情一度好转,但在数日后(2月19日)再感不适。他抵达香港后在京华酒店(京华酒店在2006年易名为九龙维景酒店)的911号房住了一晚。在酒店一天内令10位人士,包括其妹夫受感染,后来被发现为其他地方(加拿大及新加坡)爆发沙士的源头病人。

  2月22日教授因气促、发烧及血氧饱和度(即其血液内的氧气含量)很低,往广华医院急症室求诊。由于教授的血氧饱和度初时很低,可能需要插管,广华医院急症室顾问医生吴振华医生决定把他送入深切治疗部,广华医院深切治疗部主管屈志亮医生得知教授是从中国到访香港的医生时,便指示深切治疗部护理人员为教授准备隔离室,因他可能有高度传染性。屈医生并嘱咐深切治疗部所有同事在护理教授时戴上N95口罩、手套及穿上保护袍,正是这项指示令广华医院逃过一场可能发生的灾难。两星期后教授肺衰竭不治。

  四、轶闻

  前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及前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先生于1950年在广华医院出生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