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美籍华裔艾滋病专家何大一继研发出鸡尾酒疗法后,再在艾滋病预防药物研究上取得突破,与研究团队透过动物实验研发出长效预防艾滋病毒的注射药物,估计人类接受一剂注射后,药效长达3个月,预料今年展开人体测试。香港大学专家认为该预防药物属突破,省去现有预防药物要每日用药的麻烦,港大会与何大一商讨合作临床研究。
港去年559人受感染 历来最多
全球在前年约有23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巴拿马公司注册]香港去年有559人受感染,是1984年有纪录以来的新高。何大一及其美国洛克菲勒大学Aaron Diamond艾滋病研究中心团队,近日在波士顿发表长效预防艾滋病药物研究,结果已刊登于学术期刊《科学》。
该药物以另一款新近推出、供艾滋病带菌者服用的药物为基础,能抑制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细胞,预防病毒感染。何大一团队以猕猴作两个阶段的动物实验,首阶段分别有两组猕猴,每组8只,其中1组每周注射2剂药物,另1组则无药物保护。
猕猴实验 效力持续10周
研究人员每周都会为所有实验猕猴注射类人猿及人类HIV病毒的混种SHIV病毒,8周后发现有接受药物注射的猕猴全部无感染,无接受药物的则全数被感染。
第二阶段的实验则测试药物有效期,[巴拿马注册公司]12只猕猴会先接受1剂药物注射,然后每星期被注射SHIV病毒,直至猕猴被感染为止,结果药物至第10周才失效。实验证明该药有助猕猴抵抗SHIV,相信亦有助人类抵抗HIV病毒。
实验暂未见明显副作用
何大一指出,药物在猕猴体内的失效速度较在人体快,相信人类服用后,药效约为3个月,药物暂时未见有明显副作用。
今年起为高危群体测试
药物将于今年内在美国、南非及巴西等地进行人体临床测试,预料需招募175人,又计划明年在北京等内地城市,为高危的男男同性恋者群体测试,以及为非洲的高危异性恋者群体测试,但大规模测试则要等3年。
港大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昨接受访问时表示,现在的预防艾滋病需每天服药,新药有效期则长达3个月,可省去麻烦。他接着指出,[注册香港公司]现在的预防药物只得九成保障,新药则能完全预防,综合而言属预防药物上的突破。
陈志伟相信,今次药物测试的成功,或意味未来数年会有让艾滋病带病菌者服用的长期有效治疗药物面世,令带菌者毋须每日服药。何大一的团队日后将进行过千人的临胁实验,需多个学术机构协助,陈志伟将于本月24日与该团队商讨参与有关实验。
香港医局:药物在两地注册后引入
香港医管局传染病中心医务总监曾德贤认为,打一针便对艾滋病有3个月预防作用是崭新发展,如该药完成人体测试,相信只需一年便可在美国注册,香港则会在药物有两个地方的注册后才会引入。
曾德贤又称,现艾滋病人每年药费需10万元港币,料新预防药成本会更高,现政府现基于防控会资助艾滋病人用药,但预防药物则未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