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礼宾府(原港督府)——这座具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新古典建筑,普通民众在殖民统治时期曾长期不能进入。现在,香港市民一年有两次机会可以前往参观。
2013年的第二个开放日,[伯利兹注册公司]人们扶老携幼前来。进入礼宾府院落,玫瑰海棠、美女樱、大花鱼尾菊、跳舞兰、龙船花等超过40种植物,吸引着人们频频留影。
还没迈上台阶,远处《茉莉花》的歌声已隐约传来,香港协恩中学学生乐团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有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的民歌,古筝和笛子等中乐演奏也轮番出场,孩子们索性坐在草地上,仰头聆听。
地处港岛中环的礼宾府前身是香港总督府,1855年落成,后历经数次改建修缮,目前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每年春秋两季各向市民开放一次。1999年,总督府易名为香港礼宾府。
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举行官式活动和接待宾客的地方,导赏员还会现场介绍礼宾府的历史及建筑特色。[注册法国公司]游览路线沿途放置的二维条码及展板,也方便了人们利用智能手机浏览礼宾府的相关资料。
“这是第一次来,也难得来一次。”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研的汪同学特地从沙田赶来参观。在导赏服务的展板前,他和同学一起认真听着导赏员的讲解。
而这样的讲解,从当天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要重复无数次。“我的听众应该有上千人。”一位导赏员说。
1997年香港回归后,礼宾府便成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及其他政府官员接待各界要人的重要官方场所。23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还在礼宾府,与访问香港的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面。
不过,今天参观礼宾府的小朋友们,[法国公司注册]能获得巴罗佐无法在此享受的特权——指挥一支乐队。
礼宾府正门外的草地边,香港警察乐队正演奏不同曲目,但每支乐曲的指挥都有所不同:每个现场的小朋友都有机会拿起指挥棒,尝试从未有过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