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逼小孩学数学、外语、钢琴、绘画,内地人早就见怪不怪。但是人们可能不知道,香港——这个开放的社会,小孩子一点也不比内地孩子轻松,一系列新闻说明,“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同样在香港通行。
家长排队听入学会
香港传统名校拔萃男书院附小,9月3日举办了2012年度小学一年级入学简介会,场面完全可以用“盛况”来形容。
全港适龄儿童约4000人,当天的简介会吸引了2000多名家长前来。为了一张入场券,许多家长清晨就冒雨排队等候,更有一些家长甚至凌晨3时就来了。
这所学校今年将收150名小一学童,千军万马如何过独木桥?许多家长有备而来。李太太就形容儿子能入读该校犹如“中奖”,已安排他学习英语、绘画及跑步。身怀六甲仍排队入场的潘太太说,虽然大儿子只有1岁半,但去年她就来参加了简介会,“早点了解可以提早培育他,明年还会再来。”她说,每月花逾3000港元,让儿子一周4天参加外语及运动班,未来还打算让他学音乐。
据悉,本周,圣保罗中学附小也将举行简介会,该校预期届时将有2000至3000人到场;另一间名校英华小学称,已收到3050份小一申请表,较去年增加了23%。
压力致“开学恐惧证”
香港媒体近日报道,一名中学新生因为压力过大,患上“肠易激综合症”,三天两头肚痛腹泻无法上课。家长要求校方给孩子调班或延迟上学,反被校长批评溺爱孩子。
上学导致肚子痛并非个案。9月开学在即,香港青年协会以问卷调查方式,访问了1300多名中小学生,发现三成学生受困于“开学恐惧症”,压力超标,失眠、头痛、无精打采成普遍的焦虑症状。
与内地相比,香港孩子的课业和升学压力一点也不少。中学招生时都要看孩子的小学成绩,许多学生除了应付繁重的学校课程,还得参加父母安排的各式兴趣班和补习班。
“港童”出没请注意
香港近来流行一个词汇叫“港童”,他们叛逆而霸道,动不动就发脾气,对人吆五喝六,听不进批评,是“恐怖小孩”的代名词。香港媒体说,“港童”很可能是“虎妈”、“虎爸”过严的教育造就的。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香港有一群职场强人“虎家长”,对子女要求严苛如下属、令子女变成“苦孩子”,因而反抗、报复,做出恶霸行为。心理咨询机构发现,这些父母大多是位高权重的企业高层,而孩子则多数是名校学生。
心理学家指出,若期望子女一步登天,最终只会令孩子感到过度受压而出现后遗症,家长因而更焦躁,亲子间压力愈大,子女出现“完全不听从指令、故意与父母作对”的“违抗性行为”。父母应反省自己是否期望过高,同时改变爱比较的心态,不是所有小朋友都一样,应接受他们不同和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