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9日发布了《深圳·香港地图集》,并向深圳市大运会执行局赠送了200份该图集和1万份最新编制的《深圳市交通旅游图》,用于大运会期间的发放。
《深圳·香港地图集》最大的特点是将“一国两制”下深圳、香港两个地区作为一个制图区域,并考虑了颜色、符号等诸多技术细节,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主任薛峰表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开发建设,使得深港两地交流合作迈开了新的步伐。未来深港同城化和一体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测绘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深港合作方面,更需要走在各行业的前列。
为此,经过前期的一系列准备,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于2010年7月正式开始编制《深圳·香港地图集》。2011年6月,通过购买香港特区政府地政总署数码数据,并与地政总署签署《增值转售者服务协议书》,达到使用地政总署数码数据编制公开出版地图的要求,使《深圳·香港地图集》得以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之前正式面世。
为了兼容深圳、香港两地不同的地图编绘理念,《深圳·香港地图集》在内容处理上以尽量尊重地物真实性为原则,既考虑到深港两地的统一性,又顾及其差异性,符号设计简洁明了,既相对统一,又有所区别,以满足香港、内地读者不同的读图习惯。
香港特区政府地政总署副署长黄仲衡表示,《深圳·香港地图集》的编制,是深圳与香港测绘领域交流合作的一个尝试,无论在加强两地专业技术领域合作方面,还是在服务两地社会公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深圳·香港地图集》的出版,也为即将开幕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服务工具。”薛峰说。
深圳大运会组委会专职新闻发言人王梅表示,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向大运会执行局赠送的200份该图集和1万份最新编制的《深圳市交通旅游图》,将在大运会期间在大运会官方指定酒店和大运村免费发放。(记者赵瑞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