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指南
企业重组上市IPO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简称科大(英语: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HKUST),是一所成立于1991年10月的高度国际化研究型大学,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由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霍英东研究院五所学院组成。科大现于多种大学排名被评为世界前50名,THE-QS在2010年将之评为亚洲第二,仅次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领域获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评为两岸三地之首,其“EMBA课程”与“机械工程研究发表量”更是世界第一。

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由理、工、工商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四所学院组成。理、工、商学院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人文社科学院主要开办研究生课程,同时亦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以利全面发展。 作为一所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科大所有课程均以英语教授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部分关于中国的课程除外)。   科大拥有一支享誉国际的优秀教研队伍。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人数共约450名,来自全球35个国家,各级教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75%的教授是从北美62所一流研究型学府取得博士学位。   倾力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的拓展并尽快取得全球学术领袖地位,霍英东基金会於2005年7月慷慨捐赠8亿港元。此项捐款是科大创校以来最大的一笔私人赞助。

香港科技大学无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优越的环境、舒适的宿舍、完善的设施、丰富的活动,令校园生活多姿多彩,成为人生难忘的一段经历。

香港科技大学历任校长及院长

1、历任校长
吴家玮(1991年至2001年)
吴家玮,1937年11月生,浙江杭州人,出生于上海。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校长。1949年来港,就读于香港培正中学。1955年赴美国留学,1966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获物理学硕士、博士学位。 1966年至1968年在美圣地亚哥大学从事研究。1968年至1979年在美芝加哥西北大学任教,曾任物理系、天文学系主任,教授。1979年至1987年任美圣地亚哥州大学热斐尔学院院长、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大学校长。1988年应邀返港任香港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曾任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预委会委员、筹委会委员、推委会委员,港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成员。
“牵引力还需加大”——吴家玮谈香港发展知识经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2月15日新年伊始,香港股市就遇上惊涛骇浪。股市升跌,本是常事。香港股市这次虽可视为正常调整,其中却不无令人深思之处。年初香港股市大幅起落中起主要作用的十数只科技股,目前还只是科“幻”股、“网”股,无根无底,缺少根基,玩的只是“科技概念”。这样的炒风盛行,能有利于香港发展高科技、高增值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
发展科技产业 前途所在
1997年底金融风暴向香港袭来后,特区政府吸纳了学者的建议,采取多项措施发展高科技、高增值产业,决心带领香港实现向知识为本、多元化发展的经济转型。吴先生兴奋地谈到,一年多来发展高科技、高增值产业,已从学者的建议形成政府的构想,逐渐成为港人的共识,香港掀起了科技潮。在特区政府支持下,设立50亿港元创新及科技基金、成立应用科技研究院、建立创新科学园区、兴建“数码港”、创建创业板股票市场、开展引进优才计划等举措相继出台。他也谈到,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私人公司纷纷转型搞高科技,新设立的网站更令人眼花缭乱,“科技概念”炒作惊人。

他认为,这既反映了港人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期盼,也反映出一些人急于借此实现高增值的浮躁心理。香港是个商业社会,人们把利润看得较重,加上港人头脑一向灵活和实际,只要有机会赚钱,总是快人一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赚取快钱的心理。一些人宁可在股市玩“科技概念”,一掷千金,在所不惜;却不愿在开发科技成果、发展科技产业上作出投资。现在香港“科技概念股”炒作成分过高,会影响真正有技术实力的科技企业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人才、资金都在寻求最佳出路,香港正面临激烈的竞争。机遇稍纵即逝,不克服这种“赚快钱”的心理,会误了香港的鸿图大业。
发展资讯科技要“软”“硬”兼施
吴家玮对世界资讯科技的发展了若指掌。他认为,资讯科技的发展,脱离不了微电子科技和材料科技。香港要发展资讯科技也要“软”、“硬”兼施,在开发商业软件的同时,必须注重硬件的开发。世界上资讯科技领先的地方,哪有只搞软件不搞硬件的?他恳切地说,高新科技的发展需要着重整体和全面,不能单靠一点一线,要有长远的观点,不能急功近利。香港在这些方面起步已经较迟,不能再有任何大的失误。港人应当头脑冷静,认清路向,为发展高科技、高增值产业取得深广的视野,制订全盘性的策略,厚植基础,再寻求突破。

“香港发展高科技、高增值产业的牵引力还需加大”,吴家玮认为,“特区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应加强”。他建议特区应尽快设立独立的科技工业司,起用专家,以加强筹划、引导和支持。“香港发展高新科技任务迫切,传统制造业(包括境外投资)必须进行技术革新、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亟待引进及开创,服务业的科技运用成分必须大幅度提升”。他说,“这需要一批懂科学、有眼光的企业界人士推动。”然而,香港老一辈企业家的知识结构难以调整,新一代的“知本家”队伍还未成形,市民的整体素质也亟待提高。

吴家玮最后谈到,知识经济以人为本。香港引进优才工作已经开展,但更应注意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香港的8所大专院校有一支数量可观的高精尖的教授专家队伍,每年培养出的合格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数以万计,只是缺少一批有科技工业经验的中年创业人才。只要特区出现更好的工作环境、文化环境,内地优才和海外的华裔中年人才也会前来。有了这样的环境,外来的和本地的人才和睦相处,必能发挥群聚效应,科技成果会不断涌现,香港的高科技、高增值产业真正得到发展,香港必能真正走向知识经济社会。
朱经武(2001年至2009年8月)
陈繁昌(Tony F. Chan)(2009年8月至今)
2、历任理学院院长
张立纲(1993年至1998年)
雷明德(1998年至2004年)
郑绍远(2004年至今)
3、历任工学院院长
张信刚(1990年至1994年)
高秉强(1995年至2000年)
余同希(2000年,署任)
王康隆(2000年至2003年)
陈正豪(2003年至今)

4、历任商学院院长
陈玉树(1993年至2001年)
陈家强(2001年至2002年署任,2002年至2007年就任)
郑国汉(2007年至今,署任)
5、历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丁邦新(1996年至2004年)
郑树森(2004年至2006年)
苏耀昌 (2006年至2007年,署任)
宝克 (2007年至今,署任)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