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基金|财富传承管理|家族办公室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信托业正迎来集中兑付高峰 去杠杆将引发刚付危机

信托业正迎来集中兑付高峰。
据统计,下半年到期的集合信托产品数量多达2117只(不含阳光私募)。只考虑实际发行规模可查的集合信托计划,下半年到期信托规模就将达2413.27亿元,如若加上未披露部分,规模或超过2500亿元。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瑞丰注册外商代表处服务]下半年信托集中兑付压力巨大。
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后,中国经济在4万亿元的强力刺激下快速反弹,但代价沉重:危机前就已产能过剩的行业愈加过剩,房地产市场风险加速累积,地方政府债务激增。
2009年后期,为纠偏4万亿元刺激计划带来的负面影响,银行贷款受到诸多国家政策限制。
为了满足当时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项目的资金需求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快速膨胀,信托产品成为了这些项目快速集聚庞大资金的不二之选。
但是,和诸多飞速崛起的领域一样,信托行业的快速成长过程中隐含了诸多风险。
前两年,由于非标类信托项目大批出现,信托公司都乐于借势做大规模,很多时候对项目的尽职调查不够细致,对信托产品发行标准的执行也不够严格。
这一前期问题的后果在目前的经济下行期开始暴露。
因此,包括外国投行机构、专家、媒体在内的各界人士都担心中国将在今年遭遇信托违约潮。
事实上,早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已有零星的违约事件发生。
例如,今年219日、311日,吉林信托连续两次公布松花江775期、6期信托项目因融资方山西联盛债务困难计划重组而延期;828日,已公告延期一个月之余的中诚信托诚至金开2号集合信托计划再发临时公告宣布延期。
但是,这些信托项目违约事件并非绝对打破了刚性兑付,大多选择了由政府兜底或者延期偿付。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利益虽然受到影响,但并未伤筋动骨,可以说,实质性的信托产品违约现象仍未出现,刚性兑付神话仍在继续。
这一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
首先,地方政府并不愿意违约事件首先发生在自己的地区,极力避免信托违约第一单的恶名落在自己头上。
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弹性相对较大,在资源配置方面话语权高,一旦地方政府接过风险的最后一棒,违约事件的发生几率就大大降低。
其次,信托机构出于自身信誉和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也会尽力避免违约事件发生。
为极力地避免违约,在没有能力按时还本付息时,他们往往会采取债务重组、延期支付的方式来争取资金腾挪的时间,而不愿意直接宣布违约。
再次,出于稳增长的需要,决策层并未收紧信贷政策,在保持货币总量稳定同时,通过定向调控措施向市场释放一定程度的流动性。
由于资金的流向无法严格监控,此举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托公司的燃眉之急。
最后,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建设都处在攻坚期,且中央政府致力于“老虎、苍蝇一起打”,而大力推行反腐需要一个平稳的经济金融环境。
因此,有关方面实际上也不能放任体量已经超过12万亿元的信托业爆发危机。
然而,无论是地方政府、信托机构的担心,还是中央政府、监管层的宏观调控,都不能无视部分信托产品的潜在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行业进一步深陷债务泥沼,山西等地的矿产类信托风险事件频发,加上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渐增,房地产开发商的还款能力下降,信托业的刚性兑付面临极大挑战。
此前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经济开始处于下行周期,信托公司较多涉及的政信合作业务、房地产信托业务和矿产信托业务面临风险暴露问题。
今年7月底,银监会内部会议通报也指出,信托项目风险集中在能源和地产领域。
在集中兑付的压力增大之际,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是否还会为如此大体量的兑付需求背书?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央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总量规模已经不小,央行继续释放流动性的空间十分有限。
同时,地方债、企业债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去杠杆”的呼声高涨。
在此经济转型期,地方政府和资金提供方普遍保持谨慎,开始逐步收紧债务约束,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几无可能。
因此,在自身资金链紧张、[瑞丰注册香港公司服务]地方政府受到预算约束、中央政府信贷松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信托行业已无法指望由政府或其他机构为其违约风险买单。
在中国加快“去杠杆”进程中,更多信托产品在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违约,实质性刚性兑付的打破只是时间问题。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