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基金|财富传承管理|家族办公室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2013年1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

20131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政策与市场之间的自信游刃
信托公司2013年的发展可谓疑云丛丛。[特惠 注册香港公司服务] 去年下半年资产管理“新政”开启的“泛资产管理时代”对信托公司到底有无实质性挑战?财政部等四部委去年底发布的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463号文”对信托公司的政信合作业务影响几何?今年2月份国务院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新国五条”对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今年3月份银监会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的“8号文”对信托公司银信理财业务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信托公司在经济下行通道中(1季度GDP增速为7.7%)有无系统性风险?所有这一切使信托业一直处于社会的关注热点之中。不少人发出了信托业发展的“拐点论”,甚至认为信托业又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上。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信托业协会新近发布的“20131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表明,信托公司再次在丛丛疑云之下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一)信托资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1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8.73万亿元,与去年1季度末5.30万亿元相比,同比增长64.72%;与去年4季度末7.47万亿元相比,环比增长16.87%。从信托财产来源看,单一资金信托占比69.81%,集合资金信托占比23.99%,管理财产信托占比6.21%;从受托人管理功能看,融资类信托占比48.79%,投资类信托占比33.76%,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17.46%;从资金信托的投向看,工商企业占比27.75%,基础产业为25.78%;证券市场占比11.11%,金融机构占比9.43%,房地产占比9.40%,其他占比16.53%1季度末,信托资产上述结构比例的排位与去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仍然以单一资金信托、融资信托与工商企业运用为主,但具体比例与去年相比仍有一定变化,这是信托公司在政策与市场之间进行适应性选择的结果。
(二)固有资产规模继续稳步增加
1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固有资产规模为2377.43亿元,与去年1季度末1867.35亿元相比,同比增加27.32%;与去年4季度末2282.08亿元相比,环比增加4.18%。全行业实收资本总额为1002.21亿元,与去年1季度末总额873.50亿元相比,同比分别增加14.73%;与去年4季度末总额980.00亿元相比,环比增加2.27%1季度末全行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45.09亿元,每股净资产为2.14元,与去年1季度末总额1698.10亿元和每股净资产1.94元相比,同比分别增加26.32%10.31%;与去年4季度末总额2032.00亿元和每股净资产2.07元相比,环比分别增加5.57%3.38%
(三)经营效果持续保持良好势头
1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经营收入总额152.41亿元,其中信托业务收入占比达到78.11%,与去年1季度末106.17亿元收入总额和49.38%的信托业务收入占比相比,收入总额同比增加43.55%,信托业务收入占比同比提高28.73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10.68亿元,行业人均利润为71.30万元,与去年1季度末77.18亿元利润总额和62万元人均利润相比,利润总额同比增加43.41%,人均利润同比增加15.00%。就已清算信托项目实现的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和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而言,1季度末也创新高,分别为0.85%6.62%(以2月份清算信托项目为样本),相比去年1季度末的0.46%5.67%,同比分别提高了0.390.95个百分点;相比去年4季度末的0.75%6.33%,环比分别提高了0.10.29个百分点。
二、资产管理新政凸显“双重效应”
2012年下半年开始,证监会、保监会发布一系列资产管理“新政”,允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更多地以信托公司经营信托业务的方式,开展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资产管理业务,意味资产管理“泛信托”时代已经到来。资产管理“泛信托化”,一度被预判为信托业的致命挑战,不少人据此认为信托业自2013年起,将结束高速增长的势头而面临发展的拐点,甚至认为信托业再次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然而,1季度末信托公司的经营数据显示,信托资产规模再创新高,达到了8.73万亿元,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资产管理新政的挑战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对信托业的实际影响而是凸显“双重效应”:挑战和机遇并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
(一)资产管理新政的挑战效应
资产管理新政确实给信托业带来了竞争,构成了挑战。竞争和挑战来自两个层面:一是业务层面,二是人才层面。在业务层面,通道型的“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已经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大量被“银证合作”和“银基合作”所取代。虽然自2010年下半年银监会出台一系列规范银信合作的监管文件以来,“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但资产管理新政的实施,显然加快了下降的幅度。20114季度末,“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比为34.73%20121季度末占比为33.83%,环比仅下降0.9个百分点;而20131季度末,“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已经下降到24.20%,与20124季度末的27.18%占比相比,环比则下降了2.98个百分点。
此外,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业务也由原来银行和信托公司二分天下的格局,演化成为银行、信托、证券和基金四分天下的局面,今年1季度以来,大量到期的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其后续融资已经从银行和信托公司的手里转移到了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处。在人才层面,信托公司的业务人员甚至管理人员,今年以来遭到了来自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挖角”,后者以更高的职位、更吸引人的薪酬、更稳定的机制,吸走了一批信托公司的业务人才,有的基金子公司的主要业务人员几乎清一色地来自信托公司。而信托公司管理层的不稳定也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近四分之一的信托公司的高管层因不同原因发生了变动。如何维护现有团队的稳定并吸引新的人才加盟,随着资产管理新政的实施,已经成了信托公司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资产管理新政的机会效应
资产管理新政固然对信托业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资产管理新政壮大了“非银信理财单一资金信托”的客户基础。随着新政的实施,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也加入了信托资产的配置行列,“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将成为各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常态。1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单一资金信托占比高达69.81%,比去年4季度末68.30%的占比,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其中: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比与去年4季度末相比,从27.18%下降到24.20%,而非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则从去年4季度末的41.12%提高到45.61%。单一资金信托结构的上述此消彼长,虽然还没有精确的数据表明直接来源于资产管理新政带来的机会,但从不时现身于信托业务之中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的实际来看,无疑是推动“非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规模走高的因素之一。
其次,资产管理新政促使信托公司加快了转型和创新的步伐。1季度有三个重要的业务创新,已经显示了其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是开放式信托计划明显增多。1季度以来,多家公司发行了现金管理类开放式信托基金,不仅增强了信托产品的流动性,满足了流动性偏好的投资者,而且替代了原有不规范的“资金池信托业务”。二是布局“全市场配置”型财富管理信托产品。
1季度以来,多家公司推出了具有品牌标识的“全市场配置”型财富管理产品,力图构建覆盖流动性管理、融资、投资等多方式运用,且跨期限、跨领域和跨标的配置的系列化、标准化财富管理产品线,以满足不同偏好的投资者需求,提升资产管理能力。三是探索家族财富管理信托。
今年初,平安信托推出了国内首款家族信托,信托规模为5000万元,信托期限50年,标志着家族财富管理信托在中国的正式起航。家族财富管理和传承已经是第一代成功创业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深度挖掘信托的制度优势,满足家族财富管理需求,无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依托成长的资产管理市场,利用信托制度的灵活安排,发挥信托业务的先发优势,信托公司总能在面临挑战时适时创新,在竞争中把握新机遇,这正是1季度信托业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内在原因。由此,在资产管理市场自身的发展拐点没有真正到来之前,简单因为某些政策的变化,就轻言信托公司的发展拐点,显然为时过早。
三、政策与市场互动下的结构变化
(一)“463号文”与政信合作业务
20121224,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文),被认为是对政信合作业务的一记重拳。然而,1季度末数据表明,政信合作业务不降反升。1季度末,资金信托对政府主导的基础产业配置比例为25.78%,相比去年1季度末21.85%的配置比例,同比提高了3.93个百分点;相比去年4季度末23.62%的配置比例,环比提高了2.16个百分点。其中直接的政信合作业务1季度末为6548.14亿元,占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的7.50%,相比去年1季度末2510.30亿元和4.74%的占比,在规模上同比增长了160.85%,在占比上同比提高了2.7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4季度末5015.50亿元和6.71%的占比,在规模上环比增长了30.56%,在占比上环比提高了0.79个百分点。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是信托公司违规操作所致,还是“463号文”执行不力所致?其实,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
政信合作业务在今年伊始获得较大发展,得益于三个因素:一是政府的持续性融资需求。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离不开政府的投资功能,而金融压抑下的政府融资渠道则受到巨大限制,越抑制,需求越旺盛,由此政府将长期为信托公司提供巨大的融资市场。二是“463号文”本身并非直接禁止政信合作业务,而是规范。该文对政信合作业务的影响仅局限于通过BT方式为法律和国务院允许之外的政府项目融资、通过信托方式为法律和国务院允许之外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以及禁止政府违规担保。
而事实上,政府的大量项目并非属于BT项目,也非纯粹的公益性项目,信托公司涉足其中并无法律和政策上的障碍。三是信托公司适时的产品创新。对于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政府项目,信托公司通过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本身就可以减少对政府信用的依赖;对于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政府项目,信托公司也可以透过整合市场资源、政府资源和寻找期限、收益匹配的投资者来减少对政府信用的直接依赖;而对于纯粹依赖政府信用的公益性项目,本身就非信托公司关注的重点。
(二)“新国五条”与房地产信托业务
近年来,持续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使信托公司资金信托对房地产领域的配置比例自2010年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为14.95%2011年为14.83%,2012年下降为9.85%20131季度末为9.40%,而且在规模上20121季度和2季度一度出现了负增长,20114季度末资金信托对房地产的配置规模为6882.31亿元,到20121季度末降为6865.70亿元,20122季度末进一步降为6751.49亿元,从20123季度开始,才恢复正增长,当年3季度末为6765.12亿元,当年4季度末为6880.69亿元,但一直是小幅增长,而且一直没有恢复到20114季度末的规模。
然而,[成都 注册香港公司服务]今年1季度末资金信托对房地产的配置比例虽然继续下降,但是规模却有较大增长,达到7701.79亿元,与20121季度末相比,同比增长达到12.18%;与20124季度末相比,环比增长达到11.93%,这是自2011年底以来从没有过的增长速度,而且重新站上了2011年底的规模之上。
今年1季度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恢复增长与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有关。此外,今年220日国务院发布的最新五项房地产调控措施(“新国五条”),虽然是为了调控复苏的房地产市场,但是其中两条则被普遍看做是对房地产开发的利好:一是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催生了新一轮的拿地热,由此带动了房地产的新一轮融资需求,给信托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二是二手房交易缴纳20%的所得税,平抑了房地产二级市场的过度交易,却利好于房地产一级市场的交易,而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主战场一直是在一级市场,而不是在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活跃自然有利于信托公司的风险控制。
再者,新一届政府推行的“小城镇”国家战略,也为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实践中,已有不少信托公司已经在研究、开发、实施与小城镇战略配套的房地产信托产品。
(三)证券开户解禁与证券投资信托
2007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期间,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的证券开户又被中登公司叫停,与此相适应,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抑制了信托业对证券资产的配置比例。多年来,信托公司对证券资产一直采取低配置策略,虽然绝对规模有所增加,但占全行业资金信托的比例,在20122季度以前一直在9%-10%之间徘徊。就证券投资占同期全行业资金信托的比例看(按照投向口径统计),20104季度末为2745.11亿元,占比9.49%20114季度末为4205.85亿元,占比9.06%20121季度末为4596.31亿元,占比9.02%20122季度末为5313.00亿元,占比10.08%
20128月份,中登公司发文对信托开立证券账户予以解禁,资金信托配置证券资产的限制客观上消除,由此,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开始恢复性增长,并逐渐发展成为资金信托仅次于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的第三大配置领域。20123季度末为6741.58亿元,占比为11.30%20124季度末8065.17亿元,占比为11.55%。到今年1季度末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又增加为9096.82亿元,占比为11.11%,虽然占比相比去年4季度末环比有所回落,但相比去年1季度末同比提高了2.09个百分点;而规模相比去年1季度末同比则增加了97.92%,相比去年4季度末环比增加了12.79%
可以预见,随着信托公司全市场配置信托产品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回暖,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