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基金|财富传承管理|家族办公室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化解人民币国际化瓶颈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在离岸市场发展之外,应该如何寻找下一个突破口,从而推进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使用,似乎并没有明确的方向。
一般而言,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应该考虑两条腿走路,首先是推动该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这也就扩大了该国货币的使用范围。
除此之外,[在杭州注册香港公司服务]则应该考虑扩大该货币的“第三方使用”,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交易中的使用,之所以被称为“第三方使用”,是因为使用这种货币的机构或者交易者,只是用这种货币作为一个交易媒介,而非真正需要“占有”或者“获得”这种货币,所以被称为“第三方使用”,而与真实贸易产生的货币需求相比,金融市场交易的规模要大很多,同时交易十分活跃,因此是一种货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离岸市场踌躇不前
从中国官方选择的路径来看,推动人民币的跨境贸易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以此为基础,人民币的“第三方使用”也开始在香港起步,以香港为中心,人民币的交易品种和交易量也出现了的增长。
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发展却出现了一定的踌躇不前的迹象。具体来看,人民币在香港离岸市场开闸以来,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量已经出现了大幅增长,同时人民币在香港的存量也增长了数十倍至6000亿元人民币,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首先人民币在香港的存量从2011年年底至今波动幅度非常小,此外,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量也几乎稳定在每月2000亿元的水平,在过去的一年多来这一规模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增长,表明市场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兴趣正在下降。与此同时,月度贸易结算量稳定在一个规模上,但人民币在香港的存量却没有增加,这意味着这些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返回到中国内地。
另一个问题是,在香港之外,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规模十分有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发展道路,似乎遇到了瓶颈,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一般而言,这样的几个原因可能造成人民币跨境贸易的停步不前,首先,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使用范围十分有限,因此海外贸易商并不愿意收取人民币,但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同时利率水平较高,这样的理由似乎站不住脚。
第二,在香港之外,人民币在海外市场难以实现充分可自由兑换,因此收取人民币反而会增加兑换难度和成本。
第三,由于人民币并不是国际主流货币,接收人民币之后,反而增加了企业外汇头寸管理的复杂性。这样的两个原因似乎更加可信,但是否果真如此?
为何不使用人民币?
笔者决定询问企业,近期笔者所在的机构对澳大利亚的贸易商们作了一份相应的问卷调查,主要的问题涉及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以及对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的接受度等问题。
调查的结果似乎并不让人乐观。在受访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了解能够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这表明企业的认知度已经相当高。但真正使用过的企业的占比却小于10%。这似乎印证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海外的进展缓慢。
然而,在问及为什么不愿意接收人民币时,多数澳洲企业表示,拿到人民币后,还是要换回澳币或美元,所以用人民币结算没带来任何利益。而一些作为对手方的中资企业似乎也倾向于使用美元,既然中方企业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那么澳洲企业在使用人民币上也就不那么积极了。
那么中资企业的看法如何呢?笔者同样调查了两家大型铁矿石进口企业,一家企业是一个国有大型钢厂,其每年存在着大规模的铁矿石进口需求,该企业表示,如果使用人民币支付进口铁矿石,同时不会产生额外费用,其更加愿意使用人民币。而另一家钢贸企业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问题也就随之产生,既然中资都愿意使用人民币,为何却没有实际行动呢?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还缺乏银行从中撮合为中国的资源进口商和澳洲出口商提供汇率服务。如果银行可以为澳洲客户把人民币兑换到他们需要的货币,同时再把手中的人民币卖给澳洲的进口商来用人民币进口中国产品。中澳贸易去年大概在1200亿美元左右,如果一部分贸易能用人民币来结算的话,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使用规模就会越来越大。
当然,对于贸易企业来说,由于涉及多方贸易,因此倾向于使用同一种货币来进行结算,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中国的大宗商品企业往往只有进口,而不存在出口,因此其不存在进口和出口相抵的可能。具体而言,这些企业进口需要对外支付美元,而国内销售只能收到人民币,对外支付只能使用人民币来购买美元,因此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更加便利且节约。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如果缺乏这些中资企业的支持,那么将更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而打破这些中资企业的思维惯性,需要外部的推动力,在这方面,中国官方尤其是中国央行以及国有企业管理部门应该有所作为。
中资企业应有作为
笔者认为,中国官方应该考虑鼓励中资企业主动在进口贸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这样的支付不应局限于中资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也应该扩大到跨国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发挥行业的协同作用,比如说中国的钢铁企业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如果主要企业都坚持要求使用人民币作为对外支付的货币,那么其“话语权”也将十分强大,人民币也会逐渐为铁矿石和其他资源价格定价。
如果能够更加广泛地推动中国企业使用人民币作为对外支付,海外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就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得人民币,这部分人民币一方面可以用于对外支付,比如说从中国的进口,也能够将增加海外离岸市场中人民币的留存量和留存地点。
获得人民币资金的海外机构,可以使用手中的人民币购买海外人民币债券;如果需要使用其他货币,则可以使用外汇掉期将人民币资金转换为其他货币;或者直接将手中的人民币卖给需要人民币资金的其他机构。
伴随着人民币在海外资金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对于人民币的接受度和兴趣才能够真正上升,人民币的金融市场交易量才会上升,交易范围和产品才能够因此而丰富,由此人民币的“第三方使用”才能够迅速增加。
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境内市场面临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具体来看,如果大量人民币资金留存在海外,那么对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管制将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对境内长期存在的利率和汇率管制造成相当的压力。
但通过对中资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笔者相信,中国官方能够通过对人民币海外“资金池”规模的控制,实现调节和控制市场风险的目的。
与此同时,也应该考虑海外市场发展的正面作用。海外市场的发展和深化,也对境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并有利于推动国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的深化。
香港的经验
事实上,香港作为人民币跨境贸易平台,在过去两年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政策的推动。很多中资企业由于在大陆和香港都存在经营实体,因此在体制内进行人民币“体内循环”十分方便,而由于外资金融机构的存在,人民币在香港的金融交易相对便利和发达,这也造成了中资企业愿意在离岸市场上保留一定规模的人民币头寸,这也增加了人民币的市场交易规模,并推动了人民币的“第三方运用”。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在南京注册香港公司服务]中资企业在香港创造的人民币“资金池”,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试验田”。这是因为尽管中国官方没有完全放开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但希望获得人民币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在离岸市场的OTC市场的交易,将手中的外币兑换成为人民币,兑换的价格即为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只不过一旦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短缺,那么未来获得人民币的渠道就必须通过人民币跨境贸易平台,即必须具备真实贸易背景来补充。从这个角度考虑,在海外积累人民币的资金池是人民币走出国门的第一步,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试探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以及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中资企业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需要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中资企业有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的坚实贸易基础,从而避免人民币国际化的“空心化”。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