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基金|财富传承管理|家族办公室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理财业务现状
1、近年来银行理财的快速发展态势
自2004年11月光大银行推出“阳光理财计划”、[怎样在义乌注册香港公司服务]开创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以来,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经历了近8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006年以来,随着客户理财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06-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由1354款迅速增至24148款,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8%。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其余各年产品发行量较上年基本都实现了翻番。
同时,开展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不断增多,包括大型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等各类机构纷纷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参与银行理财市场的竞争。2011年,我国开展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已由2006年的4家增至160家。
其中,大型银行在业务规模上仍占据优势地位,中型股份制银行则紧随其后。2012年一季度末,理财业务余额排名前六位的银行分别是工行、中行、建行、农行、交行和招行,六行理财资金余额合计3.87万亿元,市场占比达70.75%。工行理财业务余额达10325.98亿元,保持业务规模同业第一的领先优势。
2、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
(1)一个月以内产品明显减少,但理财短期化特征依然显著。2012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仍以短期产品为主,其中6个月以下的产品占比超过85%。但值得注意的是,1个月以内的产品明显减少,占比仅6%,远远低于去年30%左右的水平。
其主要原因是,2011年9月底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在月末、季末变相调节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随后,银监会正式叫停了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发行。
该政策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商业银行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锐减,且大部分都转为了1-3个月的产品,使得这一期限的产品占比显著增加到60%,较去年下半年上升近20个百分点。
(2)预期收益率整体较高,但较去年下半年已出现回落。2012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分布的集中度十分明显,收益率在3%-5%和5%-8%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已分别超过53%和33%。
从高收益产品看,收益率在5%-8%的产品占比同比大幅增加24.9个百分点,但与去年下半年相比数量已有所减少。从低收益产品看,收益率在3%以下的产品明显减少,占比仅5.9%,较去年上下半年分别下降17.5个和2.9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短期理财产品锐减。
(3)信贷资产类和票据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明显萎缩。
受银监会加强对信贷类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和银行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疲软等因素影响,上半年银行信贷资产类和票据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进一步萎缩,占比已分别降至 1.49%和2.93%,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81个和6.12个百分点。此外,商业银行以股票和利率为基础资产的理财产品有所增加,投资于债券的产品数量保持稳定。
3、央行两次降息后银行理财收益的变化
6月 8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7月6日,人民银行再次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0.31个百分点。第一次降息后,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逐渐走低。但由于6月底正值年中考核的关键时点,多家银行通过理财业务拉动存款增长,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明显反弹
然而,随着年中考核的结束和央行第二次降息的到来,7月前两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再次显著下滑,由6月末平均4.36%的水平降至7月中的4.14%。预计在降息政策效果时滞性逐步显现、Shibor利率持续走低等因素的影响下,银行理财收益还将继续下行。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如何发展理财业务
囿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和监管环境,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特殊性。
一方面,银行创立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就是作为吸储工具,突破利率管制,带动存款增长。以至于如今理财产品仍在银行关键时点的考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银行还通过增加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和提高收益率来吸引客户,争夺存款。
另一方面,我国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曾一度出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是在信贷规模紧缩时期,商业银行借助信托平台实现对企业的变相贷款,即通过与信托公司的合作,盘活存量贷款或分流增量贷款,间接地使信贷规模得以扩大。可见,国内理财产品还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和探索阶段。
近期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存款利率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放宽至0.7倍。
从短期看,由于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还较为有限,因而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和运作的影响很小。从长期看,未来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将自主确定存贷款利率,存款产品的种类也将更加丰富。尽管这将导致部分预期收益类产品退出市场,但我们认为,发展理财业务对社会和商业银行而言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1、银行理财有利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截至2010年末,我国居民存款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占比达63.8%,较2004年末下降8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仍比较单一,存款仍占近三分之二的份额,另一方面表明随着财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居民对金融资产保值增值与多元化配置的要求日益强烈,存款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占比逐渐降低,而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投资理财的资产占比明显增加。
其中,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客户保证金等金融资产价值随2007-2008年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较大, 近几年比重趋于稳定, 保持在15%左右。而居民购买的理财产品和资金信托权益增长显著, 2010年末代客理财资金和资金信托计划权益达1.8万亿元, 已占居民金融资产的3.6%。
预计未来较长时期内,各类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趋势不会改变,同时在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股票基金风险叵测、居民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银行理财有望成为居民金融资产中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最为紧密,最了解客户的需求,能够更为有效地通过理财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因此银行理财在未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银行理财有利于社会融资结构的调整
尽管历经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格局仍未发生明显改观,银行仍是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则明显滞后。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在2012年前五个月我国社会融资的构成中,直接融资的占比仅12.6%,而人民币贷款的占比高达65.6%。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中间产品发展不快,缺少足够的中间产品把银行存款资金与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有效连接起来。而银行理财产品恰好能够发挥这样的中介作用,实现客户投资需求和企业融资需求的直接对接。
同时,私募股权、金融租赁、艺术品投资等多种直接融资形式的快速发展,也需要银行理财产品的对接。因此,银行理财的发展对于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融资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3、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关键动力
在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发生复杂变化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显得愈发紧迫。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推进经营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有助于熨平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应对利差收窄和资本监管改革的挑战,有助于拉长盈利周期,增强盈利的可持续性
一是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能够提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改善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二是银监会新资本监管办法的实施将使商业银行的刚性资本约束更趋强化,属于低资本消耗的理财业务正顺应了资本节约型业务模式的构建,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利用理财业务平台,商业银行能够实现与多个市场、多种业务的对接和金融创新,并使之成为综合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和有益探索。
4、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拓展和维护客户的重要手段
客户是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的核心资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对客户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理财业务正是维系客户关系、增强客户黏性、赢得客户忠诚的“利器”。
商业银行若将理财业务同客户关系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与客户建立持久信任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成为客户完全可信赖的金融顾问和资产管理者,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客户转移成本,降低优质目标客户的流失率,同时还能较好地促进理财与存款、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不同业务类别交叉销售和协同效应的实现。因此,理财对商业银行业务、特别是零售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突破利率管制的金融产品,银行理财本身就是利率市场化的产物。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银行理财亦将随之变革原有运作模式,逐步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这其中既包括理财产品本身种类和形态的改变,也包括理财服务模式和外延的扩大。
1、存款和理财的定位和关系将更加明晰,并将长期共生、相互促进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存款和理财的功能定位将更加明确,二者的关系将更加清晰。存款和理财将随着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演变而协调共生、相互促进。
一方面,存款在银行经营中将更多地发挥基础和支柱的作用,存款将成为理财业务的起点和源头,为理财提供发展后劲。银行通过存款这一基础产品发展客户,为理财业务奠定客户基础。
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的吸储功能将逐步弱化,与存款的边界将更加明晰,“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质将更加突显,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理财产品的合规销售和风险揭示。作为银行综合财富管理服务的组成部分,理财产品将更多地发挥优化客户资产结构、促进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成为客户金融资产配置中的一项重要投资工具。
2、银行理财将由产品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由大众化产品转为个性化、综合化服务
从国际同业经验看,在已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市场上,商业银行仍然把财富管理作为经营重点加以拓展,只不过其服务更高端、更全面,多是提供顾问式理财服务、综合理财规划、受托资产管理等高层次财富增值服务。银行理财业务并不局限于为客户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更多的是根据投资者所处人生阶段、财务状况、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等为客户量身订制理财规划方案。
以银行为例,其对个人客户的财富管理服务除了提供投资理财产品以外,还包括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规划、家庭理财与保障方案、财务需求分析与投资决策顾问、退休养老与子女教育保险计划、市场资讯及专业评论等多种服务。
可以预见,[怎样在天津注册香港公司服务]国内银行理财市场在经历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张和业务发展模式的初期探索后,将开始探索理财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全方位、差异化的本质内涵,实现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由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以金融顾问、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投资理财服务转变。未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财富管理业务将成为综合性银行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
3、结构性投资产品、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比重将增加
利率市场化后,市场资金价格的自由浮动将使预期收益类产品线遭受较大的冲击。为此,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快业务模式创新、投资领域创新和产品设计创新。通过对研发流程、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和突破,实现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将加大理财产品形态创新,改变预期收益型为主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分红型、净值型产品,扩大结构性投资产品、代客境外理财计划的占比。从汇丰、渣打现有投资理财产品的构成看,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挂钩于指数、证券、大宗商品、汇率、利率等全球各类金融资产表现的结构性产品和投资于海外基金、债券、票据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
二是在理财资金的投资上,将加大股权等权益类投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商品类投资、另类投资、量化投资等新型投资领域,提升理财业务的技术水平。
三是将根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配合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国际投资类、跨境投资类理财业务的发展。
4、非保本产品将更符合理财业务的实质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
理财业务是银行代理客户进行资产管理和投资运作的中间业务,由客户承担投资风险,客户收益由真实投资产生。由于非保本产品更符合理财业务的实质,因而这类产品应该成为当前及未来银行理财的主体,而且也更符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2012年上半年,我国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占比达60.1%,较上年同期略有增加;而保本固定收益型产品进一步减少,占比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至16.5%。
在利率管制的市场环境下,保本产品既享有银行的信用担保,收益水平又高于存款利率,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将自主决定存款利率水平,保本产品将逐步丧失存在价值,市场份额也将随之大幅降低。而大力发展非保本型产品,既能满足客户投资理财、博取较高收益的要求,又能持续吸引客户资金,带动存款、电子银行等多项业务的稳健发展。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瑞丰德永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