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企业重组上市IPO

中国企业香港上市回顾

1991年6月4日,联合交易所宣布成立“中国研究小组”,负责对中国有关连公司在港上市的可行性作出研究,并探索联交所在中国扩大集资功能的潜在角色。

与此同时,当时的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等以新华社香港分社客人名义赴港考察,认为境外上市利大于是弊。这一结果,于是1992年4月向国务院作了汇报,当时决定是:香港上市要慎而又慎,首先要搞好上海、深圳两个证券市场。

1992年4月29日,朱榕基副总理在北京接见李业广(时任香港联交所主席)。谈到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问题,朱总理当即表示:选择十家左右国有企业到香港上市。

1993年6月19日,中港签订监管合作备忘录,10天之后的6月29日,第一家内地企业,青岛啤酒在港挂牌上市,至此,拉开了中国企业赴港上市的序幕。

1992年7月15日,海虹集团公司上市,此为首家中国企业通过在港成立控股公司而上市的个案。1993年2月,红筹股骏威投资新股超额认购达658倍,冻结资金241亿港元,创下香港股市历史最高超额认购记录。6月17日,联交所颂了适应中国企业来港上市而对交易所上市规则作出的修订条例。6月19日,中国证监会、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在北京签订证券市场监管合作备忘录。之后的7月15日,首家H股公司,青岛啤酒赴港上市,及至年底,共6家大陆国企在港成功发行H股并上市,集资总额达81.42亿港元。1994年,更有9家H股上市,共集资97.92亿港元,占年度香港所有新上市公司集资额的57%。为配合H股发展,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于是8月8日正式推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国企股的表现。为配合《中国公司法》在大陆7月1日起执行,香港联交所又于是11月11日宣布,修订有关适用于大陆注册公司的发行人的《证券上市规则》,此后三年,大陆企业在港上市达到高潮。

一、 红筹股热潮

之所以叫红筹股,有一各解释是:“红色中国”为背景的上市公司。另一种解释是,由“蓝筹股”引申而来。美国人打牌下赌注,蓝色筹码最高,红色筹码中等,白色筹码最低,于是人们把市场上最好的股票称为蓝筹股,而中国概念被称作红筹股,说明它逊于是蓝筹股,但优于白筹股。在实际区分时,一般把最大控股权(常常达30%以上)直接或间接隶属于是中国内地有关部门或企业,并在香港注册上市的公司所发行的股份,归类为红筹股。

90年代初,红筹主角是中信泰富。中信香港1990年以7亿港元收购泰富发展。中信香港1990年以7亿港元收购泰富发展,之后逐步注入资产。包手面色入12.5%的国泰航空股份及20%的澳门电讯股份,为此,泰富发行了14.9亿股新股,每股1.35元,共集资20亿港元,另发行5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兑换价每股1.55港元,交易完成后正式更名为中信泰富。1991年9月起,中信泰富联合李嘉诚、郭鹤年、郑裕彤等,收购恒昌企业,成为一家多元化跨国企业。

1996年5月在港上市的上海实业,则体现了鲜明的“上海概念”:上市业务包括在香港的烟草业务和部分位于上海的消费品业务。也正是因为把上海作为其卖点,向国际投资者推介“上海概念”,把上海实业定位于是上海政府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的旗帜。凭其鲜明地位,广阔的发展前影及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实业取得了红筹股公司上市活动中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其国际配部分超额认购近40倍,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更获得了近160倍的超额认购。

时隔一年,百富勤推出北京控股,亦获空前成功。北京控股借鉴上海实业的经验,向国际投资者推出“北京概念”,北京市政府作出承诺,在发展战略上全力支持北京控股在港上市,并承诺北京控股将成为北京市政府控制的唯一在港上市综合性企业。经筛选,最后进入北京控股的业务都是以北京为基础,并与首都经济特点相关的产业,包括消费品、基础设施、旅游和科技四个行业,下属附属公司包括燕京啤酒、八达岭长城、王府井百货、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和建国饭店等优质股务。

1997年,随着香港回归临近,市场普遍看好,随着深业控股、越委交通、广信企业、珠江船务、中国电信等红筹公司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相继上市,红筹股无论是新股上市、注资、参股、收购等都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从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红筹股指数上涨了198%,远远超过恒生指数39%的上涨幅度。红筹股受追捧达到狂热程度。

二、H股的发展历程。

回顾H股的发展历史,国企H股也曾光辉过。第一批H股在港上市,曾引发认购热潮。

1993年6月29日,首家H股——青岛啤酒,在港招股上市时,港人反应热烈,认购率达到110.47倍,冻结资金851.80亿港元。1993年7月15日,青啤H股上市,股价也表现不凡,最高价曾达3.675港元,最后以3.60港元收盘,比发行价上升了28.57%。另外,广船国际、马钢和昆明机床等都获得了较高的认购率,上海石化和渤海化工由于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影响,超额认购情况不很理想。总的来看,第一批H股招股上市基本获得了圆满成功。

由于是1994年、1995年中国大陆开始宏观调控,国企H股大多深受影响,公司盈利水平不佳,公布的年报令投者大失所望,加上国内利率、税率调整到市场传言的影响,H股市场从此步入低谷。随后上市的第二批H股公司的招股认购情况远没有第一批热烈。1995年11月,恒生H股指数更深探至最纸之684.85点。1996年随着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新的经济周期启动。市场对H股的兴趣开始增强,H股开始走出低谷。恒生H股指数不断攀升,1996年收市报980.55点,全年上升223.43点,升幅达29.4%,而且指数的升幅基本上是在1996年最后两个月内完成的。

进入1997年,受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稳步发展以及“九七”香港回归等因素影响,H股承接去年底的升势继续上升。首只第四批获准境外上市的H股——北京北辰,招股上市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北京北辰发行价每股2.40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14.5倍,国际配售超额认购40倍,公开发售超额认购397倍,集资16亿港元。

三、慎思得失

97年金融危机之后,直至当前,国企红筹股或是H股,无论新股发行还是后市表现,均不理想。

99年1月间,珠江钢管、北大荒两公司上市受挫,到2月,山东国电第三次宣告招股失败。10月15日,有意在市场上拿回22亿至25亿美元的中海油招股失败,宣布推迟上市,再一次震动香港及内地投资银行界。2000年3月,几经反复的中石油勉强发行成功。尽管筹资总额28.9亿美元,比计划数字缩小了50亿美元。

与此同时,已上市的H股及红筹股也普遍跌破发行价。以H股为例,在发行价位以上的仅科龙、熊猫、长城等少数几家。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自99年下半年以来,各地股市均是网络生物等新经济的天下。而中国境外上市企业,以传统行业的国企为多。股价自然不高。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中华网等都有较好的表现。

2、广信等事件,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3、透明度问题。H股公司对外接触少,缺乏沟通渠道,公司管理层缺少这一习惯,经常发布新闻非常突然,投资者心理准备不足。不少投资者觉得公司消息太突然,无所适从。

4、许多公司资产质量差。市场好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危机时期,就显得生存能力不够。

5、普遍盈利能力差。

6、管理少问题多。募股资金没有用于招股书所说的用途,随意变化,令投资者十分恼火。另外,盲目经营,盲目多元化。另外债务方面也问题严重。

7、跟风现象。同一性质的股票发行几家,市场无法接受。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