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香港股市5月27日重要新闻点评

1 27企业获第三方支付牌照

阿里巴巴(1688)主席马云持有的支付宝等27家企业,成为首批获人民银行发出《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机构,可以名正言顺发展类似PayPal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市场人士认为,央行把第三方支付产业纳入正式监管体系,只是一种「持证上岗」过程,不会对市场造成「大洗牌」。

人行昨公布首批获发《许可证》的企业名单,在32家申请企业中,只有5家落选,27家上榜,包括银联商务和财付通等。艾瑞咨询分析师程善宝指出:「国字头企业几乎悉数进入,民营企业亦不少榜上有名。」

评论:对于第三方支付业务类上市公司而言,获得发牌意味着其业务获得了国家监管,将使其业务更加为民众所信任,有利于其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而对于第一批获发牌的第三方支付的企业而言,其在竞争中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先行优势,投资者可密切关注香港阿里巴巴(1688)、环球实业科技(1026)表现。

2 大城市停批房企境外融资汇款传国有银行亦叫停房企贷款

内房股近期纷到境外融资,冀抵销中央收紧银根的影响;不过,有中小型开发商向本报表示,现时一线城市已停止审批境外融资所获资金汇返内地,部分二线城市若项目资金规模达1亿美元(约8亿港元),亦必须上报中央批准,显示获批机会渺茫;另一方面,昨天有内地传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日前亦要求各大国有银行停止对房企发放贷款,令发展商水紧问题雪上加霜。

银行资金供应紧张,在港上市的开发商纷纷透过境外平台融资。据本报统计,年初至今,已有近20家内房企业发债,总集资金额高达736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总和的765亿元。

尽管境外发债无限制,但据了解,现时内房企境外融资所获得的资金,汇返内地并非如昔日般「冇王管」,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项目,已较难得到外管局批准。

评论:国内加紧对房企境外融资汇返内地的监管,使在港上市内房股的资金回流国内更加困难,料对内房股集资潮有所抑制。而诸多在港上市的内房股资金汇返内地受限,将使其相对国内房企的融资优势有所淡化,不利于其股价表现。

3 全城抢美高梅 超购19倍 冻238亿今年亚军 濠赌股「先升为敬」

市况淡静,濠赌股却成近日资金宠儿。多只博彩股昨纷纷跑赢大市,刚完成公开招股的美高梅中国(新上市编号︰02282),认购反应亦热烈,共录得约19倍超额认购。

市场消息透露,以美高梅中国公开招股集资约11.6亿元计,超购19倍约大概冻结资金逾238亿元,成为今年第二大「冻资王」,仅次于半新股米兰站(01150)的591亿元(见表)。国际配售也超额近8倍,基金指出,在抢货下其入标的下限价已调高到13元以上。

美高梅的招股价范围介乎12.36至15.34元,今天定价;下周五(6月3日)挂牌。事实上,乘首季业绩佳、加上美高梅中国认购反应理想,濠赌股自上周二美高梅中国开始国际路演后,股价皆见炒作,全线跑赢期内恒指表现(见表)。上周有新赌场开张的银河娱乐(00027),8个交易日内更急涨15.4%,与澳博控股(00880)齐创上市新高。

评论:对港股大新,最主要的是以素质挑选新股。如,美高梅中国自身的豪赌股概念相对较佳,加上约翰保尔森入股,及该股中国因素亦相对更加浓厚,获市场追捧不足为奇。

4「乌轮」持有人接受高盛回购方案

高盛「乌轮」事件扰攘至今已近两个月,虽然截至昨天为止,仍有「乌轮」持有人因不满高盛提出的回购方案,选择放弃赔偿,力守「乌轮」到底。不过,随着高盛提出的回购方案限期将于今天截止,高盛「乌轮」关注组的大部分组员无奈接受回购方案,打算先取回成本,及后再作追讨。

高盛「乌轮」关注组成员之一的郑先生表示,个人已正式签署接受高盛的回购方案,但那是迫于无奈的决定,皆因随着回购方案期满,为免「血本无归」,才会「先接受、后追讨」。他透露,关注组于日前达成共识,建议「乌轮」持有者先接受回购方案,取回成本。据悉,大部分关注组成员已于最后限期前,接受回购方案。高盛表示,截至昨天为止,已有三分二的「乌轮」持有人登记参与回购方案。

评论:饱受市场关注的高盛「乌轮」事件现时获得部分解决,但此事对于香港窝轮市场声誉的影响却恐长期持续。

5 超大泻22% 主席声言再增持

超大现代(00682)被本地媒体指夸大土地面积及农作物销售,触发基金洗仓,股价昨暴泻22%。超大主席兼大股东郭浩,昨日即斥资384万元增持「护价」,更表示还会继续增持。

超大股价昨一度急挫25%,低见3.48元。公司于中午时段,主动披露主席郭浩早上以每股3.84元,增持100万股。惟增持举动无助股价,超大昨收市报3.62元,跌22%或1.02元,成为跌幅最大的港股,市值一日内蒸发34亿元。

评论:类似超大现代这样的夸大业务的事件为何鲜有发生,加强相关监管及惩罚力度才能更好抑制此类事件发生。

6 金管局:6400亿非预计撤资数字

金管局本周下令银行就本港热钱流走一半进行压力测试,当局发言人表示,2009年底当局录得约6400亿元资金净流入本港,其后再无大规模资金流入的情况出现,强调今次对一半存款流走,只是作为压力测试的前设,并非对市场的预测。

多名来自不同银行的高层于周三向本报记者表示,收到金管局要求,就资金流走进行压力测试。金管局昨日承认向银行作出相关要求,发言人表示,压力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监管措施,今次的压力测试是监察银行信贷增长及资金策略的其中一个环节,意味当局日后或再有新招数出台控制银行业贷款增长。

评论:的确6400亿并非预计撤资数字,但若美国退出量宽政策,热钱出港的规模料也不会太小。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