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成增长主力军,贸易逆差翻番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至今已半年有余,在启动的半年中,广东对东盟贸易逆差值同比增长近1倍,其中集成电路逆差达56.9亿美元,占同期广东对东盟逆差总值的74.2%。广州海关表示,这说明广东省企业在关键性电子产品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仍然较弱,需引起关注。
广州海关昨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月-6月,广东对东盟贸易额为374.3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42.7%,高于同期广东省进出口总体增幅8.8个百分点,是广东第四大贸易伙伴。贸易逆差为76.7亿美元,增长95.4%。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主导对东盟贸易,私营企业增长迅速。1月-6月,广东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对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40.5%、66.1%和23.7%,占同期广东对东盟进出口总值的52.5%、29%和13.6%。
在东盟各成员国中,马来西亚为广东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增长41.6%。对印度尼西亚和缅甸进出口增长最快,分别增长94.3%和1.2倍。
出口六成为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大多保持较大增长。其中,出口钢材和成品油2.9亿和2.8亿美元,分别增长2.1倍和1.4倍。
进口也以机电产品占主导,煤等资源性物资高速增长。自东盟进口煤和成品油增长2.4倍和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