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企业重组上市IPO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 滇面临诸多机遇

  7月27日,昆明盼来了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与 “滇池跨境财金货币合作大通道建设高峰会议”,并创造性地提出将把昆明建设成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宏伟目标。对于如何实现第一步目标,与会业内人士指出:“这个主要就是由政府和银行来推动,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决定性的。”

  “人民币升值、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使云南目前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这些利好实际的体现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出成果的,升值不等于变现”,昆明市一国有银行高管表示,不断升值的货币,在国外如果不能很好的流通、兑换,那也是很少有人会认可这种升值不变现的钞票的。所以,昆明区域金融中心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各部门持续多年不间断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最终成功。

  业内人士则认为,虽然在地理区位上我省有着巨大优势,但是也要看到,我省并不是唯一桥头堡,下一步的平台搭建、区域金融中心框架的推进离不开政府与各部门间不间断的推动与政策扶持。

  打造区域金融大环境只靠地缘优势还不够

  政府推动很重要

  “中央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决定性的,由于地方政府在金融事务上话语权较少,而两国货币互换等财金领域合作需要上升到中央政府层面。所以,要实现货币互信以及人民币区域化,首先需要两国政府间的政治互信。”一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已经与多个国家形成了超过80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在国家层面,为昆明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一定的基础。“这些国家包括东盟国家,但是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如果考虑到昆明的地缘关系,中国政府需要与周边毗邻国家签订更多的货币交换协议。”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跨境结算金融中心的作用,除了货币互换,还有提升资产流动性,甚至建立亚洲货币体系,但是首先要做到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带动银行资产的跨境流动,对于央行来说,有助于缓解财政赤字,毕竟人民币的汇率还比较稳定。

  此外,“跨境货币合作其实是国家信用的合作,但是信息不对称却是两国货币合作的风险,中国需要做的就是建立更完善的国际信用评价体系,并得到更多主权国家的认可。”一商业银行内部人士认为,对于昆明来说,与东南亚合作有地理上的优势,但是昆明要成为东南亚地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中心,还需要通过双边政府间协议来推进。“银行建立众多的服务网点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国家事务来说,政策更重要。”

  银行对东南亚早有渗透

  事实上,云南的贸易商人们对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并不陌生。“早在2003年12月中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退(免)税政策自2004年1月1日起在云南省进行试点。”业内人士表示,从2004年开始,云南省就开始了边贸人民币结算工作,试行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的边境小额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予以办理出口退税政策。2004年1 -9月执行70%退税率;此后至今,执行l00%退税率。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中方公司来说非常方便。但主动权全在客户,“公司现在与客户结算,既有人民币结算,也有美元结算,但按照什么方式结算,还是要看对方。”业内人士指出,例如,在越南,因为购美元难度比较大,而越南对人民币有一定的储备,甚至有企业会主动提出用人民币结算。但也有部分与欧美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就习惯与公司用美元结算。原因在于,按照越南的外汇管理政策,企业出口所得外汇可以不卖给国家,自己持有,这部分企业手上有充足的美金。

  现在在云南边境,用人民币现金交易的贸易已经不在少数。“边贸人民币结算的先行一步,已经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到来一路披荆斩棘,奠定了良好的海外市场认可度。东南亚很多国家,比如我省最大的两个境外市场缅甸和越南,大多数经营玉石或木材的企业和商人都早已经习惯采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的首选货币。人民币在这些东盟国家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将来在试点全面推进的时候,东盟也必然成为我省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市场。”昆明一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说道。云南的各家银行经过多年的业务发展,特别是那些对公业务较强的银行,实际上针对东南亚早有渗透了,“现在政策的推出就好比强劲的东风,这项业务今后的发展速度不会太慢,因为银行目前在周边国家的基础还不错。”

  基础设施和人才配置相对滞后

  “云南的银行业在周边国家的基础还不错,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业内人士分析,现阶段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政府要从有利于建桥头堡的战略要求出发,对过去的一些不适应桥头堡建设的政策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如出口贸易、产业扶持、年检手续、边境投入、边境重镇的建设等都应作出调整,以利于桥头堡建设。

  “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如道路、交通、口岸建设、旅游设施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应该根据东盟的需求来调整我省的产业结构,凡是符合南亚、东南亚市场需要的产业,都应给予重点扶持,要力争创造一些满足南亚、东南亚市场的特色产品、名优产品,以利于贸易的交往和产业的相互转化。

  最后,“就是缺少人才,做事必先选人,我们还十分缺乏擅长东盟市场的经济、贸易、旅游、营销等方面的人才。要加快培养一批懂语言,懂经济、会贸易的人才,要及早为桥头堡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正所谓的军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之仗。”业内人士坦言。

  是机会也是难题

  “从越南方面看,一是越南进口的许多产品还不是云南的优势产品,如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等,更多的是重庆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以来云南传统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少,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债务率高,资金筹措困难,对此,必须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还应该发挥云南在农业生物开发、机械设备和原料半成品加工等方面的优势,做强做大,增加云南产品在周边国家的市场份额。”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特别在矿业方面,越南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缺乏开发,而我省大部分冶炼企业产能过剩,资源储备不足,双方通过合作,发挥云南在技术设备上的较大优势,共同培育矿业产业,并可促进双方边贸平衡。

  对于老挝,应该大力推进资源开发合作,特别是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矿产图编制,钾盐、铝土、铜矿的勘查开发。双方应尽快启动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旅游开发项目,云南应主动帮助老挝完成北部景区编制规划,在GMS旅游合作框架下启动GMS金四角旅游区;推进农林合作,重点是老挝农业示范园区合作以及橡胶种植项目等。

  “对于缅甸,主要就是中缅双方应在WTO最惠国待遇等有关原则、协议的基础上,加强磋商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规范化。同时,进一步加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开发,以及在道路交通、电力、农业、林业、矿业、旅游、口岸等方面合作,提高交流层次和合作水平。”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总之,一句话,周边国家虽然相比落后,但也存在很多机遇,银行业应该加强渗透,未来一定会看到希望。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银行纠结很多

  中间业务收入可能会减少,但储蓄与贷款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提出及扩大,对中资银行来说是百年难遇的机会,中资银行将真正有机会成为境外人民币市场交易的做市商和金融产品的设计主体。”

  7月27日,参加“滇池跨境财金货币合作大通道建设高峰会议”的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易会满作上述表示,他说,在已经过去的试点期内,中资银行建立了较为成功的营业网点,但是人民币业务的创新比较薄弱,要加大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完善银行网络布局。关键要解决的是交易对手的人民币从哪里来,所以中资金融机构应该向他们提供更多的人民币,途径包括银行间合作如货币互换,以及更多地使用信用证

  下一步要怎么推动?

  “现在,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已揭牌,口子是打开了,但是问题还是很多。”一商业银行高管表示,现在,人行昆明中心支行系统已经架设,国有大银行也已基本就绪。作为银行业务这一块,实际上现在昆明的各家银行几乎都没有太大问题。在打造昆明区域金融中心这个大的框架下,还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有商务厅、海关、国税局等部门的联合支持,才有望顺利快速的进行。

  此外,业内人士也指出,要建设这么庞大的区域金融中心,没有个3-5年时间是很难成功的。“就拿上海来说,条件比我们云南好很多,在10多年前,上海就提出了要建设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构想,但是时至今日,上海依然只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未能成为金融中心。”

  同时,“在推动这一宏伟计划的过程中,很多人说道了,云南正逢机遇,什么人民币升值、西部大开发等等,但是这些实际的体现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出成果的,升值不等于变现”,昆明市一国有银行高管表示,人民币升值固然能提升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但是,不断升值的货币,在国外如果不能很好的流通、兑换,那也是很少有人会认可这种升值不变现的钞票的。

  我们并不是唯一的“桥头堡”

  “此次高峰论坛,云南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机会十分难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此次提出的是‘使云南成为重要桥头堡’,‘重要’两字很有深意,证明云南是我国众多桥头堡中的一员,并不是唯一的,东北、内蒙、新疆等区域,也是下一步国家对外发展的重点,所以从云南目前所具备的条件来看,应该是与其他区域站在同一起跑线,所以本地银行必须看到机会与困难,不能盲目发展,要厚积薄发。”一业内人士表示。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建桥头堡有利于提高云南对外开放的水平,拉开云南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崭新序幕。”昆明市一商业银行高管认为,此次,云南不能坐失良机。不仅银行要做好份内工作,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快云南物流城市、物流中心、物流聚散地的建设。尽快完善各方面的功能,使云南的物流更加方便快捷,辐射面更广。通过物流带动云南各种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应尽快完善通道功能。加快通道经济、通道文化、通道旅游、通道会晤、通道会展的合作、交流与互访。 “进一步加强口岸、道路、旅游边境重镇、通信、水利、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尽快制定一些适应桥头堡建设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政策,以适应东盟市场开发的需要。”一业内人士认为。

  还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吸引东南亚、南亚部分较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云南。“银行现在还要面对的问题主要就是,人民币‘出去’与‘回来’的渠道建设,现在就是对公业务这一块基本解决,但是民间百姓这一块还有待时日,如果不能解决资金回流的渠道,那人民币的结算业务要做大就很难。”一国有银行高管表示。

  跨境结算 银行有喜亦有忧

  对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在各家银行也听到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有利于自身业务的拓展、有的认为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与收入,但是也有的认为一旦推广成功,实际上是降低了银行的利润来源。

  “对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我们认为有利于企业,但是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会下降,你别看我们这样拼命的去参与,实际也是形势所逼,要不按照以前的运行模式,银行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一商业银行高管表示,以前,企业无论是兑换货币、资金转换、划账,以及资金的进出,银行都可以从中获取大量中间收入。现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推广,几乎所有在云南的银行都想进来,这样就出现了短期吃饭的多、种田的少的情况。此外,下一步如果人民币真的完全被周边国家认可,那客户就几乎不需要我们再给予什么“帮助”了,在两个国家做生意就像在两个省一样方便,客户省钱的同时,自然我们的收入就少了。

  针对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另外一家国有银行则是这样认为。“对于一家银行来说,盈利的最核心还是存款与贷款的息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这一块只是很小一部分,但是存款与贷款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所以我们认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一旦成功,周边国家都认可人民币,人民币的流通一旦顺畅,那银行将获得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收入。”一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该银行一直以来都是以对公业务为主,这次有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这个由头,他们才成功进入这一块市场,他表示非常希望通过努力,在今后的市场开发中,吸收到更多的国外企业储蓄,同时把人民币直接贷出去,这样银行的效益可能要比现在最少翻一番。

  国有银行普遍认为,自身实力较强、体量也大,人员储备也比较充裕,针对这次的机遇,他们早有部署,系统的架设也比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要早很多。“我们对于中间业务、信贷、储蓄等业务其实并不着急,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尽量拿下最多的优质客户,坐等最终的胜利”。一国有银行负责人表示。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RICHFUL瑞丰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