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企业重组上市IPO

中国仍是全球贸易“优等生” 市场份额提升

  最近,一项外贸数据引发市场诸多质疑。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去年12月内地对香港的出口总额为460亿美元,而香港海关公布的香港从内地的进口数据为237亿美元。对于200多亿美元差额,有人认为很可能与利用人民币境内外价差扩大而进行的虚假贸易有关。对此,商务部和有关专家表示,不能妄下定论,数据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地统计口径、原产地标准及汇率折算率不同等客观因素所致。
统计口径不同
对于虚假贸易导致去年12月出口增多的质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认为,不能轻易下结论说这表明虚假贸易上升。他说,两地数据出现较大差异的具体原因,我们还将进一步核实。
据商务部初步分析,导致两地数据差异的第一个客观因素是两地统计口径不同,[英国公司注册]内地出口数据长期高于香港进口数据。“我们已关注到这一问题,经对两地贸易统计制度的研究分析,认为内港统计制度方法不同会造成双方统计数据差异。”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具体分析,有三类货物属于内地纳入出口统计、而香港未纳入进口统计的。一类是内地经香港转口至其他国家的,港方视为转运货物,不统计,而内地计入对港出口统计。
张燕生解释说,由于香港在信息和运输等服务方面的优势,内地出口货物特别是加工贸易货物很多是经香港转口的。而这些货物往往只是在香港换船再转运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香港会将其视为转运货物,不列入本地进口统计。
原产地标准不同
另一类内地纳入出口统计而香港未纳入的,是原产于他国(地区)、经内地组配(未改变原产地)后出口香港的货物,港方按照原产地规则,不将其纳入自内地进口统计,而纳入自他国(地区)进口统计。“香港对在内地没有实质性加工的进口货物原产国(地)不统计为内地,这也造成与内地出口的统计差异。”张燕生说。
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进口货物的原产地标准,各国(地区)按照本国(地区)的原产地标准对进口货物进行管理和国别统计。张燕生介绍,内地对香港出口货物中加工贸易货物占很大比重,原材料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等,在内地进行加工、装配等后再出口。在内地货物进口到香港时,香港按照其进口原产地标准,对于在内地未进行实质性加工的,不列入自内地的进口统计,而统计为自其他国家进口。
商务部指出,这部分货物主要是原产于日本、韩国、台湾等地的配件在内地组配后出口或经香港转口。据港方统计,去年12月,这部分货值约20亿美元。
第三类内地纳入而香港未纳入出口统计的货物,是内地出口香港的非货币黄金(如黄金首饰、金条等)。据悉,这部分比重很小。
汇率折算率不同
第二个导致统计数据差异的客观因素,是两地汇率折算率不同。张燕生解释,两地贸易多以人民币或港币结算,在折算成美元进行统计时,两地使用的折算率不同,内地采用的是上一个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统计用各种外币对美元折算率表》进行折算,香港采用当月平均汇率进行折算。去年12月以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差价进一步扩大。当本币汇率发生较大波动时,就会对两地的统计美元值造成一定差异。
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由于汇率折算率不同,去年12月,两地统计数据产生差额约15亿美元。
第三个导致统计数据差异的客观因素是季节性集中出口,推高了内地对香港出口增长。沈丹阳总结说,“上述三个因素导致的差异约占两地数据差异的七成左右。”
除客观因素外,由于内地与香港之间存在利率、汇率差,不排除少数企业通过货物贸易实现人民币或外汇的跨境反复进出,来套取利差和汇差。“不容否定,目前确有套汇套利的情况发生,但国家有关部门对套利套汇的打击力度日益加强,现在这种情况已大幅减少,外贸数据不紊合的情况正在改变。”张燕生认为。
专家指出,当前质疑虚假贸易的思维反映出一部分人对中国外贸的信心不足。事实上,在全球外贸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外贸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
张燕生说,[英国注册公司]中国的外贸方式、外贸结构正从以工序分工为主、以低端制造为主的“旧常态”,转变为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为主的贸易新常态。在外贸数据中,加工贸易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重从2005年的55%降到2015年的35%。也就是说,过去10年以外资为主、以工序分工为辅、以低端制造为主的加工贸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中国一般贸易的国际比较竞争力则不断提高。
“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但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2.4%提高到2015年的13.4%,是全球外贸的优等生。”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