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世界贸易组织在上海发布了《2010年世界贸易报告》,这是该组织首次选择在中国发布其年度世界贸易报告。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认为,世贸组织将《2010年世界贸易报告》放在上海首发,显示出世贸组织认可并重视中国近年来对世界作出的积极贡献,同时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个效应。
今年,自然资源贸易成为世贸组织年度报告的主角。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当天的会议上指出,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及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让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得到很好管理,才能满足人类长期的需求。为此,加强国际合作必不可少,不同国家在自然资源领域具有共同利益。
他强调,包括自然资源贸易在内,通过谈判达成互利交易的空间是存在的,倘若不能处理这些问题,国际贸易关系可能会日趋紧张。另外,精心设计的贸易规则是确保贸易互利的关键,也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妥善管理国内自然资源等目标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据报告统计,2008年,包括矿业、林业、渔业产品和燃料等自然资源的贸易达到3.7万亿美元,占世界商品贸易总额的近25%。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从1998年至2008年的10年间,全球自然资源贸易增长6倍多,其中燃料占据的份额从1998年的57%增长至2008年的77%,上升了20个百分点。由于燃料增长主要是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的,这进一步显示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产品在当今世界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世贸组织经济研究和统计司司长帕特里克·洛介绍,《2010年世界贸易报告》分析了资源行业贸易的模式和特征、自然资源贸易理论和政策以及妥善管理资源贸易过程中国际合作的作用。
报告显示,2008年,自然资源的15大出口国占世界资源出口的52%,15大进口国占世界资源进口的71%。2008年,自然资源出口占出口总值的份额,非洲、中东和独联体均超过了七成,而北美、欧洲和亚洲都没有超过二成,南美洲和中美洲处于前两者之间,比例为47%。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区域内自然资源贸易额很小,而工业化程度较高地区往往在区域内部进行相关贸易。
此外,该报告也着重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各种经济特征,并认为这些特征使得常规的贸易政策难以应付自然资源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在能够解决自然资源市场特殊问题的国内政策和国际规则到位的前提下,各国才能从开放的贸易中获益。
世贸组织3月时曾预测,全球贸易今年将取得9.5%的增长。由于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业界对这个数字存疑。对此,拉米表示,除非2010年下半年出现意想不到的负面经济影响,否则今年全球贸易增长将超过10%,进一步调高了此前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