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23日在此间发布的《2010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从1998年至2008年的十年间,全球自然资源贸易十年增长六倍多,其中燃料所占份额提升了20个百分点。
2008年,全球自然资源贸易总额达3.7万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近24%。与1998年相比,自然资源贸易额增长了六倍多,其中,燃料占据的份额从1998年的57%增长至2008年的77%,增长主要是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的,显示出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产品在当今世界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与之相比,2008年,渔产品和林产品占全球自然资源贸易总额的3%,十年间变动不大;矿产品占全球自然资源贸易总额的比例则提升至18%。
2008年,自然资源的15大出口国占世界资源出口的52%,15大进口国占世界资源进口的71%。
2008年,自然资源出口占出口总值的份额,非洲、中东和独联体均超过了七成,而北美、欧洲和亚洲都没有超过二成,南美洲和中美洲处于前两者之间,比例为47%。
报告显示,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区域内自然资源贸易额很小,而工业化程度较高地区往往在区域内部进行相关贸易。
报告总结了自然资源的五大鲜明特性:一是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二是可耗竭性,三是市场漠视资源开发的经济后果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四是一些经济体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五是市场价格的高度波动性。
报告认为,这些特性既影响资源贸易的模式,又影响自然资源国际贸易对福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