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企业重组上市IPO

贸易壁垒叠加减排压力 开发区“碳盘查”先行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压力及国际绿色贸易逼近,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碳盘查”,已悄然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启动。

“我们已经与十多家地方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个区域内的低碳规划和管理方案。”SGS通标公司能效与低碳服务部高级主管贾洲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SGS通标公司(以下简称“SGS通标”)由瑞士通用公证行集团(SGS)与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的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合资成立。SGS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从事检验、测试和认证的公司,也是EB确定的首批DOE之一。

SGS通标成立于1991年,2006年开始在中国开展CDM项目的核证工作,截至2010年5月中国2亿吨的CDM项目85%都由SGS通标核证。SGS通标自2007年开始从事自愿减排的核证工作。

“买方市场还在发展过程中,但随着碳总量排放倒逼机制的迫近,我相信这一市场会逐步开阔。”SGS通标环境服务部副总监薛建对本报记者表示。

区域“碳盘查”先行

本报记者从几家国内比较成熟的认证机构了解到,大家都想做“碳盘查”业务,但目前中国企业“自觉”进行碳盘查的并不多,完成认证的更少。

正是基于这一情况,“我们花了一部分时间,为国内的一些地方政府提供一些低碳规划和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薛建说。

对此,一位认证行业的专业人士认为,一方面,地方政府确实有这种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这也是SGS通标的一个市场策略,他们希望借区域盘查撬动企业市场。

所谓区域碳盘查,就是指对一定行政区域在某个时段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量、核定。

事实上,地方机构参与碳资产管理的动力不难理解。随着国家减排任务指标分解的日益迫切,一些地方希望提早应对。而对某些地区来说,他们的动力除了来自上级政府,更多地来自本地区企业传达的压力信息。

“在这些经济开发区,外向型企业居多,由于面对国外的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希望积极应对国外的节能减排方面的贸易壁垒,因此希望通过与国际机构合作来应对这方面的压力。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就找开发区的政府来咨询,这样的企业多了,开发区政府就感觉到压力,需要整体性地考虑解决方案。”贾洲平称。

与此同时,低碳城市的建设热潮,也是一个很大的催化剂,即摸清地区碳排放“家底”,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前提。“政策决策者们希望在具体操作方面填补空白,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薛建称。

“我们以综合方案提供商的角色切入,根据各个地方政府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其中包括各种与节能和低碳有关的技术与标准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提高企业能效水平,如何减少排放量。”贾洲平表示。

目前,各个地方政府都在追赶低碳城市的热潮,但少有地方政府公布自己的排放量基准线。“这并不奇怪,这部分工作主要是国家发改委在做,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数据,但这套数据是不能对外的。”薛建称。

在问到与之合作的地方政府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名字时,薛建和贾洲平表示,“因为我们是第三方认证机构,要为客户保密。我们也想过就有些合作个案开新闻发布会,但大多数时候被客户拒绝了,因为他们觉得时机不到。”

本报记者从公开资料了解到, SGS通标与宁波市北仑区政府在6月1日签订了低碳框架合作协议,其主要内容集中在能源、石化、钢铁、汽车及零配件、造船、造纸等领域的节能减排能效诊断、查找节能潜力,建设碳排查示范项目,发展新能源等低碳技术。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RICHFUL瑞丰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