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之间这笔最新的货币互换协议是在中国副总理李克强访问首尔期间公布的,此前一周,首尔刚刚把与日本的货币互换安排从130亿美元提高到700亿美元。
韩国将与中国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扩大了一倍,增加至3600亿元人民币(合570亿美元),进一步扩大了韩国可以用来防范其金融体系受到欧元区危机冲击的火力资源。
韩国央行称,这一举措与上周扩大韩日货币互换一样,目的在于减弱“全球金融市场 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将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韩国央行还表示,这一措施还能够改善韩国的对华贸易。注册伯利兹公司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韩国认为其银行业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难以满足短期外汇债务的偿债需求。这种流动性萎缩在2008年到2009年经济恶化时,成为了一个尤其令人忧虑的问题。韩国当时解决紧张局面的手段之一是,同意与美国、中国和日本建立9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同时还为银行的外债提供了担保。
不过韩国货币互换安排的规模还是让经济学家们感到意外,有经济学家指出,韩国拥有303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为世界第八,似乎应该很容易获得足够的应急流动性。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经济学家埃里克注册法国公司 鲁斯(Erik Lueth)谈到韩国金融体系前几次遭遇的恶劣状况时,说道:“韩国曾在2008年和1998年受到重创。”
“由于韩国借入外汇,并没有一个‘最终贷款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不可行。而如果你用本币借款,就可以通过印钞票解决。”
韩国担忧欧元区的问题会对该国依赖出口的经济造成剧烈的连锁效应,并造成银行业的信心危机。
韩国对货币互换的有效性十分热情,去年还曾向二十国集团(G20)提议,应当为流动性有限的国家设立长期的全球性货币互换安全网,但韩国的这一提议并未被接受。韩国官员仍然认为,世界应当从各国之间达成双边协定的模式(韩国刚刚缔结了双边贸易协定),转变为更长期的货币互换制度,这种制度将为遇到流动性问题的有偿付能力的国家提供不间断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