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企业重组上市IPO

外管制度现重大突破 求解外储压力

  面对国内企业日益强烈的"走出去"需求和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压力,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昨日透露,将开展境内机构出口收汇留存境外试点。专家认为,这将是对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的重大突破。

  外管局在昨日发布的《中国外汇管理年报2009》指出,外管局将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在部分地区开展政策试点,允许境内机构将具有真实、合法交易背景的出口收汇留存境外。

  事实上,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就曾规定,境内机构和个人的外汇收入可以调回境内或者存放境外。今年3月,外管局提出,2010年经常项目外汇的管理重点之一是加大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力度,其中就包括试行企业出口收汇的留存境外运作。外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企业出口收汇留存境外,是为提高境内机构外汇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孙杰对记者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已逐步放松对结售汇强制要求,从强制结售汇转为自愿结售汇。这次酝酿推出企业出口收汇留存境外试点,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贸易便利,给企业更大的自主权。

  北京一家经营汽车零配件进出口业务的公司财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以往出口业货款结算时,须通过审核后汇入国内开户行,同时申报外管局。一般情况下,从国外汇入货款需要三天左右时间。今后将可直接从当地支付货款给业务伙伴,节省资金周转周期。

  "开展这一试点,有助于减缓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化解巨额外汇储备压力,同时也能够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近2.40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不仅让人民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还会有一系列投资及配置难题。"孙杰谈道。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长期以来,境内机构出口收汇应及时、足额收回境内,是贸易外汇核销监管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源自于外汇稀缺时代"宽进严出"的监管理念,但目前我国已经度过了外汇短缺阶段,当前的问题是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试点的开展意味着我国外汇管理已经开始转变为汇入、汇出均衡管理的模式。此外,这一措施也有助于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不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主任白明对试点的态度并不乐观。他认为,外管局此试点的放开力度将不会太大,将谨慎推进,速度不会过快。同时,该政策对缓解外汇储备压力的效果可能不像想象中明显,估计影响相对较小。

  此外,企业出口收汇境外留存的做法是否会导致资金风险、监管困难等现象,专家也表示担忧。白明认为,打开出口收汇存放境外的限制后,境外资金的风险控制将加大,监管成本也会提高。上述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也表示,如要在国外设立外汇账户,还需额外支出管理人员甚至设立部门的成本,也有其不便之处,但比较适宜对外购置产品较频繁的外贸公司。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RICHFUL瑞丰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