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共举办两日,今日仍将有学界顶级专家就此展开讨论。
■个论
谢旭人(财政部部长):
要解决奢侈品在国内售价高于海外的问题
要稳定化肥、煤炭、成品油等的供应,努力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
谢旭人在论坛上表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方面的预算是10511亿元,同比增长18.1%。他指出,虽然今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在政策力度上要合理把握,“特别注重稳定物价总体水平这个考虑”。而且还要“解决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我国的销售价高于海外价的问题”。
谢旭人表示,今年中国政府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考虑到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不确定性,中国经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也需要政策支持,“前两年应对金融危机中实施的建设项目,启动‘十二五’规划一些重大项目,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都需要财政增加投入。”
谢旭人还强调,要发挥财税政策在稳定物价方面的重要作用,即更加着力于支持粮油、蔬菜、棉花等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要稳定化肥、煤炭、成品油等的供应,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重要物资的储备和仓储投放工作,努力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
此外,谢旭人说,今年我国将进一步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部分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
陈德铭(商务部部长):
99%贸易顺差都是对某一大国出口产生
中国非常希望和贸易逆差大国商讨如何改善贸易结构。
陈德铭在论坛上特别强调,中国希望对华有较大贸易逆差的国家能够放宽出口的管制措施,为促进双边贸易的平衡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他指出,近年来,中国更加注重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中国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管理水平。
2010年,美国、欧盟和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幅分别达到32.6%、30.2%、36.6%,远远高于他们从中国进口的增幅。目前,中国是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陈德铭说,中国目前99%的贸易顺差都是对着某一大国出口,其对东盟、对日本、韩国、对整个非洲和南美洲都已经是逆差了。中国非常希望和贸易逆差大国商讨如何改善贸易结构。
他指出,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大量企业处在一个转变结构、调整方式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资源和原材料,但有些国家对此是有限制的。“比如说我们需要一些快速的电子计算机,我们需要一些精密度更高的数控机床等等,这些东西从有的国家能买到,有的国家是禁止向中国出口的。”
他表示,中国希望这个大国能够放开对中国出口的限制。“我们需要购买的东西,但却被一些议会的法案所挡住了。所以我们不能想象,一方面有很多制裁中国的法案,另一方面又要和中国贸易平衡。”陈德铭说,希望在这方面有更多灵活性的表现,使双边贸易能够更加的平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表开幕演讲,李克强称,中国经济站到了新的起点上,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为主线,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引导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上来”,“着力去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利亚在峰会上发言时说,世界的经济还在继续复苏,全球产出会在2011年上涨4.25%,2012年继续这个步伐。但人们不应该对这一复苏形式过于乐观,他认为这种复苏是脆弱的,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主持会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主持词中也对世界经济走势做出了类似判断。他分析:“今年,全球经济总体稳步复苏,但复苏步伐不一,而且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他认为,日本大地震对该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也有待观察。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由于全球流动性泛滥,通胀威胁、资产泡沫风险引发了新的担忧。
在全球复苏步伐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成为本届高层论坛专家们探讨的一个焦点话题,不过李克强总理的发言似乎给了一个明确的注脚: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中国将专注于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提升经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