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英國、德國聖誕銷情傳喜訊
香港貿易發展局分布全球各地的辦事處匯報,2010年各地聖誕銷情普遍較2009年為佳,而新興市場的表現更明顯地較傳統市場出色。其中,中國內地和個別新興市場,包括俄羅斯、巴西及智利,年終銷情均有顯著升幅,而美國、英國和德國的表現亦令人滿意,但意大利、法國、日本等其他主要市場則錄得輕微跌幅。
香港各主要出口市場的聖誕銷情,一向被視為預測香港來年出口表現的重要指標,因此香港貿發局的海外辦事處均主動搜集第一手資料,供香港中小企參考,以制定來年業務策略。
雖然香港各主要出口市場的官方數據仍有待公布,但香港貿發局助理首席經濟師潘永才率先指出,傳統市場的氣氛較2009年為佳,值得注意的是在剛去的聖誕節前後出現了一些特殊因素,在個別地區帶來短暫的正面作用。
其中一項因素是2010年在北半球不少地區出現的嚴重暴風雪,刺激了當地對寒衣的需求。在英國,另一項正面因素是當地消費者提早購物,以避開2011年一月增值稅調升的影響。
潘永才指出,在大多數市場,珠寶、鐘表等高檔貨品均錄得較佳銷情,而平板電腦、平面電視、智能手機等電子消費產品則銷情暢旺。玩具方面,消費者對基本、低價產品仍有需求,電子遊戲產品更有不錯表現。至於與家居相關的產品,在美國、英國等地,則受到當地地產市道疲弱拖累。
展望2011年,潘永才建議香港公司把握傳統市場消費者持續保守的購物取向,並須注視俄羅斯、巴西、智利等新興市場湧現的商機。與此同時,不容忽視的是,中國內地的內銷市場及鄉郊發展,在政府積極推動下,將為港商帶來大量機會。
各地聖誕銷情概要:
美國
相對於2009年1%輕微升幅及2008年的4%跌幅,估計2010年當地聖誕銷售有所改善,將上升約3 - 4%。
當地零售商不再大幅割價求售,反而推出精心部署的促銷計畫,有效地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欲。
新近通過延長減稅法案及失業救濟法案、寒冷的冬季,以及感恩節至聖誕節長達29天的節期,均有助帶動聖誕銷情上升。
當地消費意欲明顯較2009年為佳,當地消費者逐漸恢復購物,但購買禮物時會注重是否物有所值。
雖然消費者開始願意購物,但高企的失業率和疲弱的地產市道,仍然令他們傾向於減價貨品。
基於審慎的消費態度,他們購買禮物時側重於廉價實用的物品;為了節省開支,會花時間籌劃購物行程。
為免購物時超出預算,消費者傾向使用現金或轉賬卡;他們亦認為送贈購物禮券更為實際。
更多消費者使用智能手機等流動器材,搜尋送禮的好主意和價廉物美的貨品。
不少網上零售商,包括一些利用網站和流動應用程式促銷的實體商戶,在剛過去聖誕節都錄得不錯銷情。此外,大型量販店和折扣店亦吸引到不少消費者光顧。
西歐
在財政及債務危機的陰霾下,消費者表現審慎,個別國家的聖誕銷情各有不同。消費者為慶祝聖誕而互相送贈禮物,但大多數人消費態度維持保守,嚴守預算,追求基本實用的貨品。
與2009年輕微下跌的情況比較,德國2010年的聖誕銷情明顯好轉,估計比2009年上升約2.5%。
失業率持續下降、消費信心不斷上升,均令德國消費者購物意欲增加,零售商毋須大幅割價求售。
珠寶、鐘表等較昂貴的貨品銷情走俏,令德國的百貨公司和名牌店喜上眉梢。
英國的聖誕銷售亦有強勁表現,估計較2009年上升約4%。雖然當地消費者對英國經濟前景感到悲觀,對個人的財政狀況亦感憂慮,但由於當地增值稅於2011年一月由17.5%調升至20%,零售商又大力促銷,吸引消費者大舉入貨。
相對而言,意大利和法國的聖誕銷售顯得較為淡靜。與2009年相比,兩地均錄得輕微跌幅。電子消費產品銷情較理想,奢侈品的需求則欠佳。
日本
雖然日本人仍維持年終互送禮物的習慣,但鑑於經濟前景不明朗,消費者緊縮節日開支,令當地年終銷售輕微下跌。
審慎的消費者為了節省開支,傾向選購基本貨品作為禮物,並多數前往折扣店購物,較少到百貨公司。
與歐美相比,2010年日本的冬天較遲轉冷,影響當地對寒衣的需求。
中國內地
內地消費氣氛壯旺,2010年首11個月的零售總額較2009年同期增長18.4%。單以11月計,升幅亦達18.7%,城市和農村地區的零售總額升幅,則分別為19%和17%。
雖然聖誕節並非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但內地近年不但大城市慶祝聖誕,就連農村地區較為發達的城鎮,亦陸續加入慶祝行列,當地零售商店布滿聖誕裝飾物,並舉行相關的促銷活動。
據香港貿發局在內地的辦事處匯報,不管是基本貨品還是奢侈品,大多數消費貨品銷情走俏。此外,亦有大量內地消費者在聖誕節前後,專程到香港購物。
其他新興市場
雖然中歐和東歐的消費氣氛受到歐元區財政及債務危機影響,但區內聖誕銷售普遍錄得升幅。
俄羅斯和波蘭在奢侈品銷情暢旺帶動下,年終銷售的表現令人鼓舞;匈牙利和捷克雖略為遜色,但仍有輕微升幅。
拉丁美洲方面,巴西和智利的聖誕銷情令人振奮,正面氣氛影響所及,令阿根廷等鄰近國家亦有不錯表現。相比之下,墨西哥則較為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