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阴霾渐散,中国进出口在2010年也渐渐摆脱了阴影。海关总署昨日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创200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进口增速超过出口
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前后,进出口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速,2008年下半年增速开始出现下降,并在2009年出现了13.9%的负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去年底我国外贸的进出口也扭转了下滑趋势,并在今年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具体来看,12月出口同比增长17.9%,进口同比增长25.6%,结合之前各机构的预期,出口数据低于预计,而进口数据则高于预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微博)表示,这表明我国外贸在经历金融危机冲击后已实现了较快增长,这其中除了有恢复性增长的因素外,也有世界经济进入稳定期之后,国际市场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和很多外国贸易商的快速补充库存的推动。他表示,国内的出口企业也不断开发了欧美日之外的新兴市场,带动了整体的增速。
针对进口增速大于出口的情况,桑解释称原因有三个:首先是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快速增长,国内投资力度加大,对进口产品需求增加,尤其大宗产品原材料等需求;其次,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去年,我国通过简化手续,开放进口市场等手段不断加大了进口的力度;此外,在美欧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货币的持续投放使得货币贬值,也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反映在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上,就是进口总额的增长要快于量的增长。
贸易顺差减少6.4%
去年,我国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贸易顺差已连续第二年收窄。去年12月当月的贸易顺差约为130.8亿美元,顺差规模收窄为八个月新低。
海关总署昨日表示,我国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11.6%降至2009年的8.9%,2010年进一步降低至6.2%,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桑百川表示,尽管我国进口增长较快,但仍有一定顺差规模,可以预计顺差规模将持续的下降。
对于2011年我国的外贸形势,市场多数观点认为,仍然会保持基本良好的态势,明年贸易顺差有望进一步收窄。
桑百川预计,从国际市场来看,今年总的外贸形势会相对稳定一些。全球并购回暖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在增加。尽管仍有很多风险,比如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热钱的风险,以及欧元经济区可能的主权债务危机的扩延等,但总体来说,世界经济不至于有更大的滑坡,中国外贸进出口仍会有两位数的增长。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在2010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指出,2011年继续把扩大消费作为工作重点,在稳定出口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