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金融笔记:P2P的人格正在分裂 融资与跑路齐飞

      美国人将财大气粗的风投称为“门口的野蛮人”。如今,中国P2P行业的门口,也站满了这样一群人。

      P2P平台的集体参展,[新加坡公司注册]成为今年金博会的一大亮点。一些P2P平台的展区,不论从面积、展位设计、还是活动丰富程度上,较之银行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更胜一筹。展区熙熙攘攘的氛围正如同这个行业正在经历的:狂热而躁动。

      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像P2P一样能做到“融资与跑路齐飞”,一边是不断跑路的消息,一边则是密集的融资新闻。从今年4月以来,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家平台在召开融资发布会。

      截至10月份,P2P行业已有30余家平台获得风投青睐,其中不乏软银中国、盛大资本、红杉资本、诺亚财富、君联资本等投资大鳄。投资额度也从几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其中拍拍贷和有利网更是以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创行业之最。

      前不久某平台CEO还在自身融资发布会上爆出,看到了陆金所估值1000亿元的招股说明书,让有关这一行业翘楚上市的传言再起。该CEO认为,参照这一数据,自己平台千万美元的融资被严重低估,言语中颇有几分不甘。

      1000亿元的估值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美国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Club最新的估值也才40亿美金。

      与风投大鳄们争先恐后涌入这一现状不符的是,P2P目前尚不是一个盈利的行业。据报道,已成立7年的拍拍贷今年仍处于微亏的状态,而成交量突破20亿元的积木盒子也尚未盈利。业内人士分析,P2P行业在几年之内都将处于跑马圈地的“烧钱”阶段。

      风投们似乎有足够的耐心等到平台盈利的那一天,何况项目盈亏对于风投来说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大家都无法预知这一行业前景的时候,先选一两家看对眼的占个座儿。套用一句流行语:P2P还是要投的,万一哪天就盈利了呢!

      P2P融资背后的诸多“潜规则”,似乎比融资本身更让人有兴趣。

      融资额到底是多少,已经荣登P2P融资界十大未解之谜之首。到底融了多少?资金到底有没有到账?是一次性到账还是分期到账?谁也不知道。千万美元,数百万人民币,上亿元……?

      有业内人士曾跟我说,实际的融资额乘以2大概就是公布的融资额度。这一说法略为夸张,但一般来说,平台带水分的融资额宣传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也难怪积木盒子宣布B轮融资额为3719万美元时,让很多人侧目。因为这一行业从没见过这么精确的融资数。

      还有VC机构合伙人爆出,P2P平台宣布的融资额多为计划投资额,和实际到账的金额会有一定的差别。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某平台年初高调宣布,获得民政部控股的某公司千万元注资。时隔7个月后双方却上演了一出“反目大战”:不仅双方合作中止,还爆出承诺的千万元从未兑现过,令人大跌眼镜。

      第三方平台网贷之家的综合评级显示,排名前十的平台中有一半以上获得过风投。

      在各项监管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融到资意味着平台至少受到了风投的认可,在规范性上更胜一筹。而抱到大腿的平台,也意味着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招揽人才以及平台的建设。这些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些重要的参考信息。

      此外,监管层时不时地召集一些平台开会,[新加坡注册公司]每次去的平台也略有差异。在平台方看来,这等于自己的业务受到了监管层的认可,是可以用来宣传品牌形象的亮点。

      某平台人士和我聊天时,流露出对监管层座谈会的向往:“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找我们呢?”,在得知大部分平台都有融资背景时,他愤愤地说到:“首先,我们要先去搞一笔融资!”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瑞丰德永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