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企业重组上市IPO

港交所拟设离岸人民币场外交易结算所

据港媒报道,现时本港场外交易的人民币产品有限,但当「小QFII」落实后,各类人民币产品将应运而生,港交所(0388)预期人民币场外产品会越来越多。由于结算系统所限,以及为了监管场外人民币的投资活动,港交所拟设立一家集中离岸人民币场外交易的结算所。投资者学会主席谭绍兴认为,港交所设立全亚洲首家场外交易结算所,有关经验可望成为上海市场「借镜」,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作用,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吸引场外的交易,采用一个由场内交易所(港交所)设立的结算所。 本报记者 周绍基

场外交易(OTC)是指不在港交所或期交所系统做的买卖,买卖双方经中间人议定价钱进行交易,场外交易合约内容由买卖两方自行决定,灵活度高之余,投资工具的品种亦较多,除股票、债券、窝轮、期指、期权外,连股酬交换、利率掉期、信贷违约掉期合约(CDS)等交易所没有的产品,也能在场外交易完成,买卖两方各得其所。谭绍兴指,进行场外股票交易的买卖家,一般都不想港交所知道其身份,若要吸引场外交易的买卖家采用港交所设立的场外结算所,需要有很大的诱因才能成事。

李耀荣:结算所要有公信力

证券业协会主席李耀荣表示,港交所这个场外结算所计划,定会推动本港市场发展,问题是怎样吸引一直在场外的交易,会采用港交所成立的场外结算所。在欧美市场,场外交易数额庞大,例如美国就有东西岸时差问题,令场外交易有很大需求,他认为,港交所要将场外的交易纳入其结算范围,必先让市场充分相信该结算所是个极具公信力的平台,无论在货币汇兑、实时交收及保密程度都要有所保证,亦要适合多元化产品使用。

不悉买卖方身份较难监管

当前最为本港散户熟悉的场外市场,相信为IPO的新股暗盘价,但场外交易的缺点是不能全面反映市场需求,买卖盘透明度亦不高,但场外交易对大市市价是有一定影响,又不能知悉买卖方身份,监管上具有一定难度,若未来有更多人民币产品投入市场,缺乏监管下可能会出现市场混乱甚至金融震荡。

财资市场公会辖下的市场发展委员会去年底已召开会议,讨论将场外交易的衍生工具纳入至港交所的结算系统,财资市场公会亦有向部分银行作非正式谘询,但尚未得出一个具体看法。谭绍兴估计,可能业界有异议,令港交所需独立另设一所场外结算所,以分隔场内外的交易。

具规模后港经验可移植往沪

他称,人民币国际化是大趋势,相信中央也乐观其成,问题始终在于风险控制,开放人民币的风险一定要减至最低,若由新设的场外交易结算所处理人民币场外交易,可清晰了解人民币场外交易的规模与动向,相信当该结算所有一定规模,香港的经验便可移植到上海市场。

谭绍兴又预期,首批在场外交易所结算的产品,将包括债券、人民币汇率产品,以及酝酿多时的人民币ETF。他称,离岸人民币场外交易结算所的参与者,相信全为投行和大户,故不受证监监管,若日后大户买A股指数又不想投资A50(2823)这类蚀汇兑、又非持有实货的ETF,便可在场外交易对盘,并于场外交易所结算。既有更多投资选择,也可以减少产品的交收风险。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