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摆在香港本地资本和外资面前的三种选择

5月20日,一直备受质疑前内地新首富李河君控股的汉能薄膜发电(00566)股价于当日早盘10时15分出现断崖式崩盘,20分钟内大跌47%,持股汉能80.89%股权的李河君身家瞬间蒸发1167亿港元,汉能立即公告于10时40分停牌。

5月21日,和汉能关系密切,[新加坡公司注册]同为港股通今年以来超级牛股的高银金融(00530)(同时为汉能的财务顾问)和高银地产(00283)分别下跌43.34%和40.91%。

汉能及高银系股价的崩盘,引起了国内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尤其三家同作为港股通标的而备受瞩目。而同时主力做空汉能的两家对冲基金亦开始浮出水面,汉能崩盘事件的始作俑者为外资基本成为市场的共识。

或许由于投资者普遍担忧汉能事件发酵对港股内资股的影响,5月21日恒指在上证综指大涨83点的背景下,竟然倒跌了169点,港股市场有部分前期累积一定升幅的中资股小票当日开始出现获利了结的卖盘。

但这种情绪只维持了一天,第二件令万众瞩目的大事件破茧而出——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于5月22日下午四点发布联合公告,正式宣布开展内地与香港公开募集投资基金互认的工作。

联合公告中对两地资本市场影响巨大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将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内地与香港基金,按照简易程序获得认可或许可,在对方市场向公众投资者进行销售;基金互认的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基金互认的正式实施时间为2015年7月1日。

这个政策的本质其实说穿了就一句话:即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通过购买香港的基金投资港股,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直接购买大陆的基金投资A股。

这对港股市场而言,相当于将现在2500亿每年的港股通额度再扩大一倍多,并且基金的投资标的不受港股通标200多只标的的限制,可以自由的投资专业机构认可的任意港股市场标的。

这条消息的横空出世,彻底打消了内地资本对汉能事件可能发酵的忧虑,消息公布前,沪指已经大涨128点,恒指大涨469点。4点消息公布后,港股期指夜盘,恒生国企指数期货继续大涨460点,涨幅3.26%。

启动两地基金互认,标志着内地资本的正规军,将陆续进入港股市场,港股市场彻底A股化的趋势,仍然继续沿着不可逆转的轨道在推进。

纵使汉能和高银系的公司的确问题多多,股价继续不断走弱,国际对冲基金在他们身上能成功获利出局,也无法复制2011年美国对冲基金们在东南融通事件上对美国中概股整体做空成功的案例。时间、地点、趋势完全不同,不占任何天时、地利、人和的境外对冲基金未来在港股市场上整体兴风作浪的几率已经处于不断降低的趋势之中。内地资本在港股市场上的话语权在一波一波的政策发酵下,处于不断的巩固中。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两年港股市场的整体局面是,大批量的低估值小票揭竿而起,股价踏上了向A股同类公司看齐的回归之路。甚至越来越多的低价老千股,陆续开始“从良”,卖身给内地资本,股价出现几十倍的飞跃。对这些公司,我不做推荐,也不想点名,因为这类“从良”老千背后的不确定性很多,投资陷阱也多,我不想误导人。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港股A股化的大趋势下,港股市场整体的生态环境,正在彻底被内地资本的投资运作习惯所改变。这种趋势,根本不是几家大型机构在其中靠抓住几个软肋,进行单点突破,然后复制扩散就可以轻易逆转的。

最近很多媒体,都在讨论索罗斯在世界银行布林顿森林会议上关于世界大战的发言。很多媒体出于唯恐天下不乱和吸引眼球的天性,对此进行了添油加醋的渲染。其实,索罗斯的发言,只是对美国政府进行了一个恐吓而已,目的就是希望美国政府能让步,让中国的货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篮子。这位清醒而睿智的老人,已经清晰的看到了中国未来将作为国际资本主要输出国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做出的强烈呼吁而已。

连索罗斯这样的大鳄都已经放弃对抗中国资本输出的大趋势(至少是面上),选择顺势而为,港股市场的其它各路非中资该如何自处呢?

可以说,港股市场如今已经事实上成为了内地资本的主场。香港的资本市场和香港这个城市的本身似乎已经开始被慢慢的割裂,而临近香港的深圳房价今年以来领衔全国的暴涨,似乎预示着深圳开始慢慢的通过地缘因素,逐步取代香港,成为南海地区新的经济中心城市。

在如此清晰的大环境和趋势下,[注册新西兰公司] 摆在香港本地资本和外资面前的选择或许只有3个:要么忍,忍受中国崛起后的资本输出趋势,自己苟且偷安;要么合作,选择和中资合作,获得在新趋势下的一定的生存空间;要么滚,彻底远离这个市场,选择对抗的结果,必然是被这个必然的历史趋势无情的碾个粉碎!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