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港股8月10日要闻解读

1、三内房壳股爆升 万科旗下南联地产飙65%

内地首7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放缓至15.4%,令市场憧憬中央再推新调控措施机会不大,刺激一众内房股上扬,收市最多升近一成。当中,多只早前被内房企「买壳」的股份升势惊人,如南联地产(1036)及侨福企业(207)收市分别飙升65%及31%。[注册英国公司]分析指出,投资者预期「壳类」股份有注资概念,尽管注资并非容易,惟也可藉该平台进行收购,以壮大其资产规模后伺机融资。

现时,成功「买壳」的内房企只有三家,分别为被万科购入的南联地产、招商地产购入的东力实业(978)及中粮地产收购的侨福企业,但迄今暂未有任何注资行动。

过去内房「借壳」最成功的例子,非中国海外(688)于2009年收购前称蚬壳的中国海外宏洋(081)莫属。中海于短短数年把后者资产壮大,截至今年7月底止,中海宏洋的累计合约销售已接近100亿元。

万科总裁郁亮周三来港会见传媒时,被追问南联未来的发展方向,惟他却三缄其口,只说暂时对南联的具体发展安排及策略待定,未来会继续在海外物色发展及投资机会,并表示会以领汇(823)为学习对象。有关言论随即惹来投资者遐想,该股昨早开始被炒高,午后更愈升愈有,临近收市高见9.6元,急升逾68%;收报9.39元,仍升64.7%,创万科今年5月收购以来新高;成交金额亦急增至6580万元。

南联其后发出公告,[注册BVI公司]指知悉公司股份价格上升及成交量上升,但不知悉导致该等上升的任何原因。并确认目前并无任何有关收购或变卖的商谈,或协议须予披露。另一家被「买壳」的侨福企业,沉寂多年亦被炒上,并以全日最高位收市,报2元,上升31%;但成交额仅194万元。

有中资基金经理表示,南联昨早被炒高,带动其他「壳类」内房股借势炒上。他认为,本港借贷成本低,如中海外及华润置地(1109)等房企,在港银行借贷成本仅3%至5%,惟同样规模的万科,在内地借贷成本却高逾倍达9%至10%不等。他预期,有关房企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后,必定会积极铺路进行融资,如收购或注入资产到港公司,及后再藉此抵押向银行贷款。

评论:在国内房地产市场面临持续压力的同时,内房企也向外扩张的步伐在加快,通过并购,注资、借力开拓境外市场,给不少的小地产商带来机会。但是,内房企扩张的速度不会一味的加快,加之政策面的变化还难确定,而不少借注资概念炒作起来的股份,确实给市场带来吸引,但投资者还是要谨慎一点才好。

2、国际粮油价涨 8月CPI或弹

7月份内地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回落至1.8%,略高于众多机构预期的1.7%,主要是因为央行减息致楼价反弹造成。由于国际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加上内地水灾,专家认为,物价可能在7月见底,8月份CPI或反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7月CPI中食品价格基本符合预期,但非食品价格则高于预期,主要与最近楼市回暖、居住类和暑期教育娱乐按月上升略多有关。

分析指出,7月份CPI按年的涨幅回落,主要是因为翘尾因素(又称滞后影响,指上年末的上涨因素对第二年的影响)所致,并不意味着价格实质回落。随着国际粮价、油价的上升,加上因内地暴雨导致的菜价上涨,兼8月份成品油价格上调,7月份的CPI很可能是一个谷底,8月CPI回升反弹的概率较大。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认为,CPI按年涨幅在7月份可能已见底,未来在基数效应和季节因素影响下,CPI或能小幅回升,但总体通胀压力不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微博)指出,鉴于国外粮油市场的回升以及内地季节供应,不排除8、9月CPI还会进一步上升,但也可能维持平稳态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8月份翘尾因素会在0.67个百分点,比7月份是明显上升,这样就会对物价带来拉动作用。

事实上,人民银行上周发布的第二季货币政策报告中预警称,受到基数降低等影响,8月份后的CPI有可能出现一定回升,[注册开曼公司]目前看回升力度不会太大。报告指,「未来物价走势取决于国内外环境和总需求状况」。

评论:从数据上来看,7月份的CPI涨幅确实很低,只是老百姓还是能感到高物价的压力。随着进入今年夏季以来自然灾害的频发,农副产品的生产遭受破坏,CPI回升是一种必然,这或许也会造成政策面的宽松落实的难度加大,对股市形成压力。

3、传内地电煤价双轨制研取消

近日有关内地市场电与重点电煤价格并轨的消息此起彼落,早前传出两价并轨进展并不顺利,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昨报道,国家发改委会等的调研已在6月底展开。

据报,国家发改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国家能源局、煤炭工业协会、国家电网等部门,6月底开始先后赴山西、内蒙古进行研调。

1990年以来,除了煤炭市场极为低迷的1999至2000年外,重点合同电煤价格,长期低于电煤市场价格,令多数发电企业的利益得到保护。因此,发电企业一直是电煤价格并轨坚定的反对者,而煤炭企业则一直呼吁终结双轨制。

《中国能源报》早前引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广德表示,电煤两价并轨窗口已至,透露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已经布置研究此事」。

不过,在电监会的相关研讨会,并轨建议遭到反对,主要出于对未来煤价高位反覆感到担忧。

《21世纪》引述电力行业专家指,目前煤价并轨时机并不成熟,煤价改革必须与电价改革、铁路运输体制改革同步,不能将煤电产业链割裂开来,改革应逐步推进。

评论:适宜的改变确实能够给经济带来好处,但是改变需要看情况,看时机,如果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做出改变,结果或许会产生反效果。最近煤电类相关股份的表现并不是很乐观,传言或再令市场生变。

4、嘉里短炒雨润 合作憧憬幻灭

上月底嘉里集团增持雨润(1068)至持股5%,令市场产生双方合作的憧憬,雨润亦上演一场丑股大翻身,股价直线向上。但嘉里原来只是个短炒客,联交所昨日披露,嘉里于本月2日减持雨润,减持股数远较其上月底增持的数量多。

「糖王」郭鹤年旗下的嘉里集团于上月25日突然增持雨润至5%,其后又于26日及27日再度增持,先后3次共增持974,402股,持股量一度达5.01%,但没有披露每股交易价格。由于嘉里集团旗下经营食物油加工设施,又有航运及物流业务,市场憧憬作为股东之一的嘉里,会给予雨润业务上的帮助,雨润股价本月至今累升27.25%。

不过,联交所资料显示,嘉里在本月2日已急急减持,数量更达540万股,令持股量跌至4.77%。嘉里减持的每股平均价5.4元,虽较雨润昨日收市价低8.9%,但相信会较其上月底在场内的买入价高,嘉里亦因此套现2916万元。

昨晚雨润发盈警,指去年下半年起受到各项挑战,今年上半年经营环境继续严峻,预期半年纯利同比大幅下跌。

评论:受到内需疲软,经济增长乏力影响,加上负面的因素较多,消费类企业的盈利增长确实很难乐观,而在面对市场上的各种炒作时,投资者或许也是应该擦亮眼睛。或许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当前的雨润也不为过。

5、TCL系业绩 荣辱互见

受惠电视机销售大增,TCL多媒体(1070)上半年多赚2.3倍,纯利达4.34亿元。但同系不同命,TCL通讯(2618)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却出现阵痛,上半年纯利大减73%至1.05亿元,昨日更表示把全年度的营业额增长目标,由30%下调至15%。

期内TCL通讯的手机及其他产品销量按年跌4%至1860万台,第2季智能手机的平均销售单价则按年增20.3%至35.6美元,智能手机占总销量比例在第2季升至13.5%。不过,由于研发及分销成本增加,第2季整体毛利率仅19%。首席财务官廖旭东指出,由于智能手机由开发到销售的速度较预期慢,短期内毛利率仍有下降压力。

TCL多媒体于去年成功扭亏后,上半年继续有好表现。期内售出647.7万台LCD电视机,按年增加60.6%,虽然平均售价下跌11%,但毛利率仍增至16.9 。首席执行官赵忠尧表示,希望在年底把内地的销售点由现时2.7万个增至3万个。集团已逐步退出CRT电视市场,冀在今明两年先后于内地及海外全面停产。

评论:国产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的被弱化,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以及在新产品开发上的投入等等,都不太能够吸引到消费者的青睐,虽然内地推行补贴政策,但是对于内需的提振还是有限。

6、内银次季净利润增长料放缓

本港上市的内银股将于下周起陆续公布中期业绩,招行(3968)及重农行(3618)率先于8月17日揭开序幕。建银国际环球金融策略及银行研究董事盛楠预计,受累于净息差进一步收窄、非利息收入不振及信贷成本上升,内银第二季净利润按年增长11%,较首季19.7%的增速放缓,而农行(1288)及民行(1988)则会分别跑赢大型及股份制同侪。

内地第二季经济持续放缓;加上早前接连爆出浙江省民企资金链濒临断裂的消息,市场担心内银坏账趋升。盛楠认为,投资者对内银中期业绩的焦点将落在资产质素上,他预计,第二季内银不良贷款余额及信贷成本将按季上扬,但幅度可控,因为暂时出现贷款偿付问题多见于温州,未蔓延至整个银行系统。

人民银行先后于6月及7月减息,并启动利率市场化,盛楠估计,内银第二季净息差平均下滑约0.07厘,息差收窄主因是期内银行为对冲资金成本上升而上调贷款定价的情况减少;由于内银已完成今年内大部分贷款的重新定价,预料减息的负面影响将集中于明年反映,净息差将较今年进一步缩窄0.12厘。

展望明年,盛楠表示,内银利润增长会否由今年介乎3%至20%转为负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会否再放缓以致不良贷款大幅增加;另外,也要视乎利率市场化如何推展;他预计,假设进一步上调存款基准利率上浮空间,同步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下浮空间),这个肯定会令明年息差压力更大,那只要再来两次这样的(不对称)减息,银行明年利润肯定会出现负增长到零增长。明年内银净利润增长将介乎0至10%,他较看好工行(1398)、民行及重农行。

评论:内银股近些年在香港市场上的地位不断的提升,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力也在加大。由于内地经济疲软,以及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影响,内地银行业的信贷状况以及盈利增长都明显的受到了冲击,但是,内银的竞争力还是不会减弱,尤其在长期的发展之后,内银的业务多元化还是会给企业的盈利稳定带来帮助。

7、7月投资回落 经济危

消费不景气,出口又疲弱,三头马车两失速,内地经济增长动力已只能靠投资推动。然而,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7月增长却意外回落,反映中央要靠投资推动经济,亦非易事。

1至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按年上涨20.4%,略低于市场预期。7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按年增长20.6%,相较6月的21.8%有所放缓。新开工项目投资亦出现回软,未能维持二季度以来加速态势,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仍未稳固。

基建投资自第二季度以来开始加速,但7月出现颓势。7月单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按年上升25.5%,相较6月为26.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按年上升9.6%,相较6月为11.8%。

汇丰经济学家孙俊伟认为,考虑到基建投资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7月未能如预期般释放出经济进一步巩固的信号。究其原因,从在建项目投资同时放慢来看,资金到位情况可能不好,这亦是新开工项目投资回软的原因。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屈宏斌则指出,政府应继续加强基建和铁路方面的投资,而且要把投资主体由政府为主到鼓励更多民间投资。他认为基建投资远远不够,北京水灾反映的城市排水系统缺陷就是一个例子。

7月内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上升13.1%,差过市场预期,较上月的13.7%回落,为今年3月以来连续5个月持续放缓,反映内地消费市场未有明显改善。

不过扣除价格因素后,7月实际零售额按年上升12.2%,反而较6月回升0.1个百分点。

按照产品分类来看,7月家电、金银珠宝、汽车零售额按年增速全线较6月放缓。其中汽车表现最为逊色,销售额按年仅增长4.7%,增速较上月还要低。家电市场亦旺季遇冷,尽管财政部6月初已推出节能家电补贴,惟效应并未在6、7月份中体现,7月家电销售额按年增长8.9%,较6月收窄0.6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体育用品销情似有起色,7月零售额按年上涨9.5%,相较6月的4.2%为高。与楼市相关的建筑装潢材料、家具以及通讯器材消费,构成7月零售业主要增长动力。

花旗银行认为,尽管就业市场前景愈发不明朗,但通胀回落、楼市成交上升,对整体消费情绪产生正面影响。海通国际报告指出,由于销售下降,近几月市场降价促销行为增多,但刺激需求的成效甚微,绝大部分商场对下半年持谨慎展望。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