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香港股市10月17日重要新闻点评

1 气氛改善 5新股拟筹500亿

港股反弹后,5只合共最多筹资500多亿元的新股,注册香港公司密谋在1个月内出动。其中有意A+H同步上市的内地第3大寿险商新华人寿,力争于11月底前,在港沪集资高达40亿美元(约312亿港元),市传新华人寿新发行股份约占总股本18%,当中H股吸金较多,占6成,即约187亿元。

内地媒体指,新华人寿国庆前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A股上市申请,正待审批。若中证监对其申请亮起绿灯,紧接其后新华人寿又取得中证监旗下国际部的批文、即行内称的「大路条」,重秤股将力赶本月27日在港作上市研讯。新华人寿早于8月,已不断向主权基金及对冲基金作初步推介,及至上周在广州等地巡回预演。市传基于内险股于下半年增长放缓,故希望以今年理想的中期业绩示众,增吸金能力。

评论:虽然港股近期有所反弹,市场恐慌情绪亦有所舒缓,但香港股市资金面上仍不乐观,加上外围的不确定因素仍多,大市随时可能继续反复。新股市场同样不宜过度乐观,投资者在投资新股时,必须做足功课,谨慎选择业绩稳定,行业发展潜力大的新股,在参考大市整体信心的情况下,有限参与。

2 ADR造好 港股挑战万九关

二十国集团(G20)或连手解决欧洲债务问题,刺激恒指累升逾2000点后,上周五略为回吐256点。美股上周五再升166点,ADR港股比例指数升338点,至18841点,今天日港股开市有望上冲19000点大关。

市场人士认为,市场憧憬G20出手,本周美股公布的业绩也预料理想,中国通胀终于回落,环球市场投资气氛开始回暖,但不排除目前升势只是「虚火」,19000点以上将有庞大阻力。港股ADR跟随外围回升,升338点或1.8%点。汇控(005)升1.66%至64.76元,直逼65元水平;中移动(941)升0.85%至76.04元;石油板块涨,中海油(883)升3.86%至13.79元、中石化(386)升2.17%至7.38元、中石油(857)升2.21%至9.54元。

评论:外围股市造好,望带动周一港股继续反弹。唯恒指上方19000点附近是前期恒指的密集成交区,该区域附近恒指料将有较大阻力。加上现时欧美股市虽有所好转,但欧债危机仍存变数,美国经济数据亦不全是好消息,加上美股三季度业绩的不确定性,港股在经历前期的大幅上涨后,短期亦有获利回吐压力,港股反弹幅度或相对有限,后市需警惕外围消息面上的变化。


3 首套房加按息 蔓延全国学者指银行看跌 楼市雪上霜

自上周末北京建行宣布上调首套房利率后,这个变相加息潮已波及全国,上海、广州、深圳及部分二线城市银行也纷纷提高首套房利率。第四季是传统的资金紧绌季度,业内估计利率短期难下调。银行此次上调利率,无疑令近期大吹淡风的楼市雪上加霜。

上周五(14日)北京建行部分支行上调首套房利率至1.05倍,也就是涨5%。以贷款100万元(人民币‧下同)分20年还计算,月供接近8,000元,相当于加息约两次,令首次买楼自住者负担大幅增加。

评论:在现时市场对于国内将放松房地产调控憧憬日益升温的背景下,银行选择提高首套房利率,表明国内银行对于未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判断相对悲观,注册香港公司条件从而通过利率手段控制风险。笔者亦支持国内房地产宏调难于放松的判断,作为关系民生的关键行业,中国政府对于房地产业的认识近年来已发生巨大转变,应该不会犯之前的在调控关键时刻,放松宏调导致调控功亏一篑的错误。

4 场外衍生交易规管展开咨询港子公司境外结算风险惹关注

筹备超过一年,香港的场外衍生工具交易规管制度,最快本周公布建议,并展开公众咨询。至明年底,多家国际金融机构都会被纳入监管范围。据悉,监管机构最关注的是,假如这些机构的本港子公司,在境外的中央结算所(CCP,下简称结算所)进行结算,如何确保风险管理水平一致及讯息共享。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之际,确保场外衍生工具交易,不会重蹈三年前雷曼兄弟倒闭的覆辙,尽快落实监管规则,是全球多国的当务之急。

香港作为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成员,据悉,最快本周发表规管制度的咨询文件。去年12月监管机构首次公布规管框架:首先规定以港元计价或在港进行的利率掉期合约(IRS)、不交收远期外汇合约(NDF),必须通过结算所进行结算,然后向交易数据储存库(HKTR)汇报。即将公布的咨询文件包括具体的规则建议,受规管金融机构须要履行的合规工作等。

评论:虽然对于场外衍生工具交易规管难度较大,在具体效果上尚存较大争议。但全球经济在经历次贷危机以及近期的欧债危机之后,通过加强场外衍生工具交易监管以控制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是大势所趋,香港出台相关监管措施是必然的选择。

5 内地零售市道第四季料放缓瑞银吁慎选内需股

受到欧美债务及温州中小企信贷危机影响,A股低迷,金融市场 或影响中国实体经济,今年第四季内地零售市道增长将放缓,瑞银亚洲消费业研究部主管兼董事总经理潘嘉怡接受访问时表示,虽然今年「十.一」黄金周零售额增长理想,惟只属于短期刺激,难扭转整体形势,若大市气氛持续偏差,将影响居民的消费意欲,对第四季内地零售市道转趋审慎,选择内需股时要加倍小心。

她表示,今年6月至8月内需股仍「跑赢大市」,直至9月份股价随大市下滑,主要是该类股份没有特别的「催化剂」,直至「十.一」假期,市场则寄望黄金周零售的销情,「黄金周向来是零售商每年最重要的销售指标,我到上海商场观察,除了家电外,百货店的折扣优惠减少,虽然大市气氛差,但今年黄金周零售商销售仍理想」。

评论:在全球经济疲弱的当下,国内出口饱受打压,发展内需以刺激经济,将是中、长期内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内需股仍将是未来投资的热点板块。唯对于现时的内需股而言,不时出现的丑闻仍是制约投资者入场的最主要因素,鉴于因丑闻而导致内需股短期急挫的现象频繁发生,介入内需股时仍需做好风险控制。

6 G20通牒 促欧峰会救市欧元区允减希债 保银行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会议声明罕有地以直接措辞,要求欧洲政府果断地处理欧债问题,更期待下周日欧盟峰会能够交出全面的解困方案。负责主持会议的法国财长巴胡安(Francois Baroin)指,欧元区主要国家同意减少希腊债务、避免危机蔓延,以及同意保护欧洲银行。

多国满意欧洲的响应及下一步计划,美国财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亦称,对欧债危机进展感到鼓舞,尤其对欧银注资感乐观。不过,会议声明未披露任何内容,详情要留待下月初康城峰会落实后才公布。德法两国则会尽快制定欧债危机解决办法,令希腊债务可以持续,并研讨救助基金的可行用途。

评论:欧债危机又到了关键时刻,市场关注的重点是欧洲各国即将出台的应对欧债危机全面解困方案,该方案是否能如期出台,以及该方案的具体措施能否真正产生如市场预期的效果,将是决定未来欧美股市走势的关键。鉴于现时欧洲各国内部,以及欧洲与美国、IMF在具体政策上仍存在一定分歧,预期未来欧债危机的解决展恐难于一帆风顺,未来仍将存在较大变数,后市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RICHFUL瑞丰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