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昨日发布《2012年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称,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国托管资产规模突破27万亿元。
所谓“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是指托管银行基于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资产保管职责,办理资金清算及其他约定的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的行为。1998年,为完善基金治理结构,中国国内证券投资基金首次引入托管业务,而五大国有银行成为最早一批开展托管业务的银行。
昨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托管银行已达18家。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托管资产规模已达27.6万亿元,同比增长61.4%;而截至去年,行业托管总额也已达到22.39万亿元。
在各家银行中,“全球最赚钱银行”工行也是我国银行托管业务“老大”。截至去年,工行托管各类资产规模净值近4万亿元,连续15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该行目前托管产品涵盖所有资产管理领域,在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和保险资产等主要托管领域拥有最大市场份额。
分析称加大中间业务是必由之路
昨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去年各家托管银行的托管业务收益整体上升。18家托管银行创造的托管费收入全年同比增长26.8%,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仍稳居前四位,而兴业银行以快速托管资产增速首次跻身国内托管银行托管收入前五,其托管收入均超过10亿元大关,成为托管收入第一梯队成员。
[注册新西兰公司]银行业协会此前预计,今年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可能从去年的17.4%骤降至8%。分析普遍认为,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目前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遭到了空前的挑战,加大投行、理财、资金托管等中间业务发展无疑是商业银行必由之路。
从各大银行年报来看,部分银行的托管业务正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去年,在各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华夏银行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增长幅度最大,由2011年末的1.33亿元增加到2012年末的2.68亿元,增长幅度为102.11%。而今年一季度,[新西兰公司注册]平安银行托管费收入实现1.5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