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政府债务审计拉开大幕,出于近年来对地方债务的忧虑,人们又一次称之为“审计风暴”。事实上,今年4月份爆发的债市“打黑”[注册萨摩亚公司]以及后续改革,同样被视为“审计风暴”的结果。
审计署,这个成立刚满30周年的中央机关,在我国经济领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某种程度上,在我国现有体制下,通过“审计风暴”推动改革,成为中国式审计的特殊使命。
今年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审计署考察时指出,要发挥审计对经济的“体检诊断”功能,及时发现和揭示发展中的风险隐患,防止苗头性问题转化为趋势性问题,当好公共资金的“守护者”。
此时此刻,别忘了李金华。1998年到2008年,李金华连续10年担任审计长,其大胆揭露中央部委违规问题,尤其在2003年推出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后,引爆了一场又一场“审计风暴”,既推动了相关部委的治理纠正,又令审计署独立勇敢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经济领域,近年来审计署努力开辟了诸多新的审计领域,其中之一便是银行间债市。从2010年开始,审计署将目光对准了银行间债市,挖出了以财政部张锐案为代表的众多利益输送行为,最终促成了一场债市“打黑”运动。
备受瞩目的是,2011年3月至5月,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4.13万名审计人员,对我国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范围涉及1873683笔债务。此次审计结果显示,2010年末我国地方债务总量为10.72万亿元,其权威性被广泛认可。
更难能可贵的是建设性。正是在审计署的建议下,央行在2011年4月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要求相关单位对银行间债市的债券交易、[萨摩亚公司注册]清算及结算进行日常监测与管理;当年6月,央行又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招标发行管理细则》,要求防止招标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在今年的债市“打黑”过后,针对审计署揭露的丙类户及其衍生的利益输送问题,近期相关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整顿行动,力促银行间债市的阳光化。
基于这种建设性,对于此次政府债务审计,[萨摩亚注册公司]似乎无需过于悲观。市场逐渐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新一届政府希望摸清家底,遏制债务风险的上升势头,为接下来的财政金融改革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