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9月3日国内主要财经媒体头版要闻精选:
【中国证券报】
两日转融资66.2亿,证金公司即将增资[BVI公司注册说明书]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显示,8月31日,即转融资交易启动后的第二个交易日,11家券商继续向证金公司提交转融资申报,合计申报13笔,经证金公司撮合,全部成交金额11.2亿元,至此全市场转融资余额66.2亿元。
此外,证金公司增资扩股在即,45亿元预计9月中旬到位,可全部用于转融资业务。
分级基金向下折算并不可怕
银华鑫利净值8月30日收于0.25元,恰好触发不定期折算阀值,银华中证等权90分级基金成为国内首只触发向下折算机制的分级基金。此次下拆可能造就银华金利套利机会与银华鑫利潜在风险,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城市雨洪防治管理政策近期有望出台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针对近期各地因暴雨而浮现的城市规划问题,有关部门正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给水排水建设。有关部门目前已开始牵头起草针对城市雨洪管理防治专门文件,将在防治目标、制度设计、资金来源等方面对城市雨洪管理作出具体规定,文件最快9月出台。
【上海证券报】
不宜用“政策救市”看待证监会出台的系列政策[BVI公司特点及优势]
证监会投保局日前通过媒体回应了投资者提出的新股发行改革后续措施、退市过程中投资者权益保护、当前市况是否还应坚持价值投资等热点问题。
回应还提醒,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着眼于市场长期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而非调节股指短期涨跌,投资者不宜用“政策救市”的眼光看待这些制度建设。
8月PMI跌破50%荣枯线,经济仍在筑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2%。这是PMI指数自去年11月以来首度跌破50%,创9个月新低。这一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不过,从各分项指标来看,未来制造业总体生产水平将平稳恢复,经济增速回调态势有望结束。
【证券时报】
证监会:严查业绩变脸违法违规行为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昨日在回答投资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时表示,证监会非常关注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及中介机构不尽责履职的问题。
对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背后涉及的财务造假、利润操纵、虚假披露及保荐机构“荐而不保”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证监会必将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证金公司构建常态化资金供给渠道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方案已经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新增股本45亿元预计9月中旬到位,可全部用于转融资业务,届时其注册资本将增至120亿元。
同时,证金公司正在积极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渠道。公司将择机启动借入200亿元次级债务,目前正与潜在投资者商谈;并稳步开展发行证券公司债券、发行短期融资券和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准备工作。
食品价格显著回升,8月CPI或至2%以上[BVI离岸公司的简介]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刚刚回到“1时代”,但由于国内外极端天气频现,国际粮价和国内蔬菜价格在8月份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使得国内物价总水平重新回到加速上涨阶段。多家机构预测,8月份CPI同比增速有望回到2%之上。
【证券日报】
基金管理费16%用于渠道维护
上半年基金共赚取管理费139.01亿元。基金付给销售机构的尾随佣金(即客户维护费)达22.60亿元,占管理费的16.26%。可比的67家基金公司每只基金平均客户维护费为197万,平均管理费则有1216万元。
一分析员表示,面对高昂的渠道费用,规模越小的基金压力越大
PE到底该由谁监管
证券基金法草案目前正在第二轮审议中。不过由于第一次审议的草案中未明确将PE(私募股权)纳入监管范围,因此,业内对于PE是否纳入基金法的争议仍然存在。无论是监管层面,还是PE业内,对于监管都有各自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