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拟推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证监会5日公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即将开闸。 《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将应付员工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的一部分委托资产管理机构管理,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每年度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于最近12个月公司应付员工的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且数额不得高于其现金薪酬总额的30%。每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其所购股票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36个月。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单个员工所获股份权益对应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香港公司审计]
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政策酝酿调整
据消息人士透露,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完善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政策,可能根据投资者持股期限区别对待。直以来,市场各方关于完善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政策呼声不断。在历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不断提出建议与提案,要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协商确定减免在上交所、深交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及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
六券商呼吁再造证券公司三大造血能力
安信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六家证券公司今日在中国证券报发表题为《再造我国证券公司作为投行的三大基础功能》的署名文章,呼吁恢复证券公司作为投资银行的基础金融功能,赋予其“造血能力”,建议在不改变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的大原则下,允许客户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的形式实现广义的支付功能,并恢复证券公司的托管、交易功能。
【上海证劵报】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破题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上市公司员工可以其个人应得的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的一部分,自愿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委托给合格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参与该计划的股票锁定期为36个月,同时员工持股计划所涉公司股票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
央行一周两提货币政策“有效性”
8月3日至4日召开的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传递出这样的声音,即下半年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要增强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此前,央行一直强调“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此次,有效性取代了灵活性。 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货币政策有效性被提至更重要的位置。
同一指数可开发多只ETF基金
为贯彻落实郭树清主席关于促进基金管理公司加快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更好地支持基金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开发满足不同投资者风险收益需求的基金产品,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多次征求基金公司意见的基础上,近期发布实施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产品开发与创新服务指引》。《指引》将放开目前一个指数只能开发一支ETF产品的限制。
【证券日报】
员工持股购自二级市场锁定期为3年
中国证监会5日发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适合所有类型的上市公司。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是员工应得的个人收入。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不是强制性的。员工持股计划购买的股票设置持股期限,将每次实施计划时其所购买的股票持股期限设定为不得低于三十六个月。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必须严厉禁止员工持股计划利用任何内幕消息进行内幕交易行为。
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升级建设就绪
日前,中国证监会组织召开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纪检监察半年工作会议。证监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黎晓宏在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坚持把防范利益冲突作为治本抓源头的重要途径;坚持把抓前沿作为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研究制定了《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诚信档案数据库升级建设基本就绪,为资本市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香港公司查询]11只基金有望斩获123万元派现红包
公示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沪深两市共有32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2年中期报告,其中,21家披露了分红计划。然而,基金收获并不高,目前,仅11只基金受益,有望斩获123万元分红款。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注意到,在基金重仓的还未披露中期报告的70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22家去年底每股未分配利润在5元以上。换句话说,二季末重仓持有上述22只个股的基金有望在公司公布中期报告后盼来分红预案。
【证劵时报】
证监会拟推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昨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即将开闸。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与有关方面就员工持股计划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沟通,并欢迎市场人士献计献策。
央行:继续加强货币政策微调预调
8月3日至4日,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人民银行系统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好、贯彻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研究,增强前瞻性;做好政策储备,准确把握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进行调控,增强针对性;提高政策的精细化水平,增强有效性;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聂庆平:转融通业务即将推出
“中国当前股市处在最好的估值期,A股市场处在历史的低位。”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庆平日前表示,目前正在准备的转融通业务即将推出。在一个成熟稳定新兴向上的市场,转融通的推出,有利于资本市场规范稳定,有利于股市的长期向好发展。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
预算法截止征求意见,学界建言再修改
昨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管理系统中针对此法的意见前一日就已超过30万条。《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下午6时许访问该系统,发现8月5日征求意见时间截止的四部法律草案均已“下架”,已查询不到有关信息。上周五,中国法学会和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就该草案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在这一足可代表预算法领域国内学术界最高水准的会议上,与会学者虽然对二审稿应做多大程度修改持有不同意见,但就二审稿的修改方向达成了基本共识。在学者们看来,二审稿存在立法宗旨落后、预算权力分配失衡、预算公开程度不够等问题。
九大行业产能过剩缘何“屡限屡扩”
2009年10月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专门下发文件,[注册美国公司美国公司注册]抑制钢铁、水泥、多晶硅、风机设备、煤化工、平板玻璃这六大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状况,同时指出电解铝、大豆压榨、造船等行业也有产能过剩的苗头。记者经过多日的调查发现,从2009年到2012年,这九大行业产能非理性的扩张冲动并未因为政策限令而收缩,其中以“国字头”企业为主体产能越限越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