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8月3日国内主要财经媒体头版要闻精选:
【中国证劵报】
9月再降,股市期市今年三次降费155亿[德永注册美国公司、便利美国签证服务]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日表示,9月1日起,将第三次大幅度降低A股交易经手费、过户费和期货交易手续费标准。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标准今年以来已先后两次较大幅度降低。这三次降费可降低证券、期货市场投资者交易成本达155亿元。这位负责人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证监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降低印花税。
沿海产业“大西迁”掣肘重重,恐一厢情愿
一方面用工成本降幅不大,另一方面物流成本还在上升,同时“母鸡带小鸡”模式在实际中的情况并不理想,低端制造企业开始转向周边国家。
货币基金风险管理要求有望提高
消息人士2日透露,监管部门有意加强对货币基金风险管理,拟提高对货币基金流动性要求,可能对货币基金投资定期存款进一步加强管理,将货币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俗称“久期”)从180天降至120天或更低。此外,监管部门拟进一步提升货币基金投资信用债要求,规定只能投资于AA级以上的信用债。
【上海证劵报】
证券期货市场收费再降20%,年减155亿
继年内先后两次较大幅度降低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后,证监会2日下午透露,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四家期货交易所联手,将再次大幅度降低A股相关交易手续费,沪深交易所费用整体降幅为20%,调整后的收费标准将从9月1日起实施。
央行:[注册香港公司的专业年审服务]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
中国人民银行2日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关注需求变化,增强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切实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稳增长”信贷投放未现放量
四大行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有所回升。据消息人士透露,7月中、农、工、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200亿左右,环比6月多增300亿左右,但信贷结构改善不明显。
【证劵时报】
证券期货市场收费再猛降,全年减负155亿
本次是继年内先后两次大幅调低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后的第三次降费。“证券、期货市场合计可减轻投资者交易成本155亿元。”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按2011年市场成交量测算,三次降费后证券市场交易成本全年降低额为67亿元,期货市场则为88亿元。
央行:引导信贷平稳适度增长,降低汇市干预频率
中国人民银行8月2日公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切实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证券日报】
A股又迎利好 交易手续费9月起再降20%
继年内先后两次较大幅度降低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四家期货交易所联手,将再次大幅度降低A股交易经手费、过户费和期货交易手续费,幅度为20%或不等。调整后的收费标准将从9月1日起实施。
按2011年市场成交量测算,三次降费合计为证券期货市场投资者“减负”155亿元。
王老吉又起“口水仗”,广药指加多宝涉嫌伪造合同
8月2日,广药集团委托两家代理律师事务所再次召开王老吉商标维权媒体通报会。对加多宝“从未公布过的《商标许可协议》”,广州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马立峻律师表示:“加多宝7月13日向媒体亮出的所谓‘神秘合同’,多处涂改并相互矛盾,涉嫌造假。广药集团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
全年让利67亿,交易费再降“默润”A股[瑞丰代办离岸公司|外贸离岸顾问服务]
也许需要一段时间,绝望得近乎麻木的A股市场才能体会到交易费降低的默默滋润。继年内先后较大幅度降低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后,昨天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四家期货交易所联手,宣布再次大幅度降低A股交易经手费、过户费和期货交易手续费。而对于下调印花税,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涉及财税部门,证监会正在积极协调配合。
“神秘中国财团”成国际米兰第二大股东
国际米兰要嫁人了,新郎是中国一财团。这个故事,就像是一漂亮而知名的灰姑娘,嫁了个高富帅新郎,新郎想低调,灰姑娘却恨不得想让全世界知道。首先是新闻发布会,召集当地各大媒体进行宣布,接受采访,接着是官网不断发布更新消息。一时间,满世界都知道,国际米兰傍上了一个中国财团,但这家财团是谁?随着中铁建集团的公开否认,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高速变“慢速”存隐忧,或增四成车流
昨日(8月2日),《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下发,明确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重大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这一消息引来一片叫好声,但也有人担心免费会带来一系列连锁效应,其中,重大节假日免收费政策会不会导致高速拥堵?这成为很多人的疑问。
房价连涨两月刺痛各界神经,调控加码风声骤紧
刚刚发布的百城住宅均价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这在高层频繁放话坚持调控不放松,以及国务院派出的8个督查组紧急调研的背景下,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一时间,取消地产项目预售制、取消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等传闻甚嚣尘上。楼市调控还会加码吗?出台更严厉的政策是否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