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7月11日国内主要财经媒体头版要闻精选:
【中国证券报】
温家宝:当前重要的是促进投资合理增长
温家宝表示,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消费、[成立百慕大公司要多少位股东或董事?]出口多元化等,但当前重要的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在促进投资当中,非常紧要的是要注重投向、注重结构、注重质量和效益,要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科学发展。要重视对新技术研发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在市场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这方面的企业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私募基金有望获准发行公募产品
权威人士日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此次基金法修订草案将允许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经过批准后发行公募产品。在适用范围上,投资二级市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私募基金将被纳入监管,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私募基金则未被纳入。经过全国人大“一审”的基金法修订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
【上海证券报】
个人投资者有望近期参与新股询价
管理层叫停一级债基与集合信托计划成为新股网下配售对象之后,有关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网下询价的工作开始摆上议事日程。
人民币FDI设红线,部分账户禁投证券地产
央行日前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操作细则的通知》,给人民币FDI“划红线”——部分账户不得投资证券、衍生品和房地产。
【证券时报】
二季度外贸温和反弹,全年“保十”有望
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仅增长8%,全年能否实现10%的预定增长目标?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出现温和反弹,如果欧债危机不再恶化,今年我国外贸有望实现10%的预定增长目标。
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即将正式启动[在百慕大成立公司有什么好处?]
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下发《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对象及配售对象备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做出明确规定。这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将正式启动。此前因缺少具体规定,个人投资者尚未参与新股询价。
【证券日报】
转融通联网测试已进行三轮,逼近推出时间窗口
“第二轮测试已经完成,最近两周已经进行的是第三轮测试。”关于转融通业务的最新进程,有消息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该人士同时称,现在转融通业务的测试范围越来越大,市场各方积极参与。
首份中报出炉,津劝业净利增长60%
随着津劝业今日如期披露中期业绩报告,半年报披露大幕由此拉开。报告显示,津劝业营业利润及利润总额均有超过60%的增长,其中,营业利润增长63.1%,约为43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22%。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
民企黑马夺取新地王,央企集体“打酱油”[百慕大地理位置在那里?]
调控的威严与资本的冲动,在北京万柳地王的“加冕礼”上,博弈出一个戏剧化的局面——央企集体“打酱油”,民企则激烈争抢央企大鳄们“谦让”的肥肉。7月10日,经过一个半小时激烈的竞拍,中赫置地最终以26.3亿元外加配建16400平方米回购房面积的代价,摘得了万柳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