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七周,央行正回购操作再度“出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昨日公布,当天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回购操作,规模为260亿元。
所谓正回购,即央行用票据从银行回笼资金,和发央票一样,都是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今年年初以来,受节日市场资金紧张因素影响,央行在公开市场暂停了央票发行和正回购操作。或也因此,央行此次今年以来的第一次正回购操作备受关注,有分析人士担忧货币政策宽松预期落空。
[注册巴拿马公司]央行在“观望”?
根据央行公告,央行昨日进行了近两个月以来的首次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上次相同操作还得追溯至去年12月13日),但是当天并未发行央票。
而值得一提的是,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交易员们透露,其实6日央行恢复了央票询量,机构申报踊跃,对1年期央票申报需求的量更大。
央票询而不发,并选择正回购的方式,央行的意图是什么?
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鄂永健告诉早报记者,这显示央行的操作更谨慎,更注重灵活性。
“和发行央票相比,正回购锁定资金的时间比较短,灵活性更强。”鄂永健说,对市场资金面状况,央行目前处于观望状态。
鄂永健说,另外,央行推迟央票的回归,也为央票发行利率的变动减轻压力,争取了观察时间。
下调存准取决外汇占款
从昨日实际资金面情况来看,虽然央行进行了大手笔的正回购,[注册香港公司]但各回购利率还是基本稳定,其中,7天回购利率维持在3.5%左右,总体流动性处于偏紧的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昨日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央行正回购就是为了将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布局,在正回购几次后,央行将下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以释放流动性。
对此,综合各方分析人士的看法,对于目前资金紧平衡的状态,央行在密切关注之中,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下调最终恐怕需要根据外汇占款数据而定。
鄂永健说,如果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准备金工具会再次动用。但从目前来看,存款准备金率月内难下调。
简单地说,外汇占款减少可能反映国际资本外流等现象,而且,外汇占款直接影响基础货币投放,和市场流动性情况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