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黑龙江兰西县国有粮库背债3.6亿

6月12日晚上10点,和往常一样,带班的黑龙江兰西县东方红粮库副主任崔振国开始巡逻。对于粮库的现状,他概括为一句话:“粮库没粮,说起来话长。”

1986年从部队转业后,崔振国一直负责粮库的安保工作。他说:“以前仓库有粮时,经常有附近屯子的毛贼来偷东西,但现东方红粮库空得连老鼠都没有了,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在崔的邀请下,《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当晚跟他一块儿巡逻。“我带你看看‘模范粮库’的现状。”

记者看到,东方红粮库的仓库已空空荡荡,闲置在院子里的机械开始生锈。粮库2号平房仓是唯一存有东西的仓库,大量原本用来搭临时仓囤的苇席正在发霉、长毛。据介绍,粮库上一次用到这些苇席还是2005年。

由于利润引诱,很多粮库都想办法多贷款。记者从兰西县粮食局获悉,该县国有粮库用在扩大仓容上的钱累计过亿元。

不过,指着粮库新建的5个万吨级平房仓,崔振国说:“到今年为止,粮库已经3年没有拿到临储指标。”

巨额的债务像炸弹一样最终被引爆。今年1月8日,兰西县粮食系统惊天大案浮出水面。因欠农发行贷款已超2000万,东方红粮库主任李士喜、红卫粮库主任冉明被抓,北安粮库主任狄广州、河口粮库主任杨小晨被网上通缉,同时,兰西县其他5个国有粮库主任被取保候审。

兰西县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县政府已开始着手用出售国有粮库的钱还债。”

职工在等,利息在滚

6月12日下午3点,冯景武回到单位,汗流浃背。他是东方红粮库储运组组长,却在替别人锄地挣钱,20块钱/小时,一次2小时。“没办法了,从2008年5月就没发工资,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就是我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

据介绍,东方红粮库有正式职工36人,目前上班的除了6位副主任与少数几个班组长,大多数职工春节后就到哈尔滨等地打工去了。

“与其说是打工,不如说是到外面躲债。”冯景武说,粮库强制要求的“借款收粮”款大多为职工在外抬钱 (当地人把借高利贷称作 “抬钱”),2分的利息比单位许诺的1分利要高。同时,从2008年5月起,粮库就没开支过了。

因欠农发行2913万元贷款,粮库主任李士喜今年年初已被公安机关带走。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1月8日,欠款超过2000万的4名粮库主任接到通知去麻城会馆开会,准时参会的李士喜、红卫粮库主任冉明当即被公安局专案组扣留;河口粮库主任杨小晨在进入会议室之前接到电话逃走,北安粮库主任狄广州可能听到风声,根本就未赴会。

记者了解到,欠贷超2000万元的上述4个粮库具体金额为:北安粮库3476万元,东方红粮库2913万元,红卫粮库2332万元,河口粮库2117万元。

兰西县14个国有粮库中,有9个欠农发行贷款,其他5个粮库欠贷数额在数百万元到千万元不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县粮库欠农发行的本金是1.6035亿元,现在欠债数额已达到1.7035亿元。

“利息一直在滚,现在农发行也没表态:这笔贷款可以分批还,还是可以核销一部分,(我们)一直在催。”兰西县粮食局新任局长徐波涛称,2004年,农发行已经给兰西县核销过一次欠款了。

目前,兰西县14个国有粮库中,12个粮库基本空仓。去年当地纪检委公布的账目显示,兰西粮食系统欠款总额达3.6亿元。

国有粮库的下坡路

据悉,东方红粮库36名职工中,33名持有粮库于2008年1月14日开具的“借款买粮”票据。李士喜虽然许诺于今年1月18日结清粮库职工欠款,但他的被捕,使还款计划暂难实现。

1980年就到东方红粮库上班的冯景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2004年进行的全国性核销粮库旧账,粮库主任趁机虚报旧账,当年秋粮收购时,兰西县14个粮库都出现涨仓。”

2005年下半年秋粮收购之后,始建于1960年的东方红粮库开始走下坡路,冯景武说,“为了获得更多临储指标,2006年起粮库增建了5个大仓储平房仓,直接搅乱了粮库收粮的资金链。”

兰西县粮食局副局长闫承志说:“之前国家临储指标是按粮库的标准仓储能力下发的,每吨粮食可获得70元/年的仓储费用。”

记者调查获悉,为争取到更多临储指标,2006~2010年间,兰西县14个国有粮库扩建仓容,修建新的烘干塔等设施。

徐波涛称,粮库每年用在基建上的资金有四五千万,但造成资金漏洞的原因,与粮库经营不善有关系。

公开报道显示,兰西县国有粮库2007年普遍经营亏损,当年秋粮虽已于11月份入市,但国有粮库于12月中旬才结清前一年的银行购粮贷款。按照农业发展银行购粮贷款有关规定,玉米收购贷款属于商业贷款,只有上年度县内所有粮库还清贷款后才能发放新的收粮贷款。

虽然粮库之前买粮都是凭购粮合同,从县农发行支行贷款,但用于2007年秋粮收购的农发行贷款,却被粮库实际用在了基建上。

知情人士透露,东方红粮库5个万吨仓耗资达3000余万元,至于基建材料的采购,“全县平房仓所用的彩钢瓦全部由县里某位领导的亲戚提供”。

2008年1月,兰西县平山镇团结粮库党支部书记曹庭芳预计,粮库收粮仍需要1亿元左右的贷款,但何时到位还不清楚。因粮库无钱购粮,当年黑龙江省兰西县、青冈县、肇东市等玉米产区农民“憋粮”严重。

2008年1月12日,李士喜开会决定,采取职工集资的方式,收购当年的粮食。之后,兰西县粮食系统开始了集资购粮还贷的恶性循环。

“借款收粮”恶性循环

2008年1月13日,东方红粮库36名职工于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开会,李士喜宣布,每名职工都需拿钱买粮,普通职工5万,班组长6万,领导班子成员最低10万。

“交钱是强制性的,不交就下岗,而且必须第二天下午5点交齐。”冯景武说,2004年国有粮库年轻职工绝大部分被买断工龄,留下的人至少40岁,对这些人来说,下岗意味着失去基本生活来源。

记者从兰西县粮食局了解到,目前全县国有粮库在编人员200余人,自2004年买断工龄后,该县粮库就没有再招人。

粮库多名职工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最初单据上写明是“集资款”,时任粮食局长刘岩在电话中告知李士喜,集资是违法的,名目最好改一下。于是,2008年1月20日左右,职工手中的单据被要求交回重写,收款名目也改成了现在的“借款收粮”。

“粮库职工集资时被迫到外面‘抬钱’,县里很多有钱人却托关系找熟人,主动把钱送来,有的一个人就入了上百万,还有人在多家粮库入了股,其中就有农发行的职员。”兰西县政府一知情人士说。

据了解,东方红粮库职工“借款收粮”的款项为300万元左右,粮库口头许诺给予至少1分利,比农发行贷款利息要高。

2008年初,东方红粮库“借款收粮”的方式,在兰西县粮食系统蔓延开来。当年9月份,兰西县14个国有粮库开始向农发行兰西支行申请当年的收粮贷款。按相关规定,粮库须向农发行缴纳贷款总额一半的保证金。

知情人士介绍,那一段时间其他粮库开始了新一轮强制性集资,名目有二:借款收粮、入股收粮。

“说是‘入股收粮’,领导说几个月后用农发行贷款还。”第二粮库储运组组长田立伟告诉记者,当年基本没有收粮,贷款下来后,全单位220万“入股收粮”的钱大多没有还给职工。

“之前曾出现过二粮库主任与会计拿贷款炒股亏钱,甚至有农发行职工到粮库 ‘抬钱’收取高利息的情况。”田立伟说,当前每月数十万的利息已经使不再收粮的粮库难以维持。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RICHFUL瑞丰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