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新兴产业应防范重复投资风险

“据我了解,国家正在编制更加具体的配套性产业规划,制定更详细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牛文元说。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早在去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具体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专家称,在淘汰落后产能时,列入鼓励类的新兴技术指标要反映出产业升级的方向,并促进产业升级。“如果不能做到这样,各地出台的新兴产业规划就失去了实质意义,最终无法推动产业升级。”牛文元表示。

对外界批评的 “风能过剩”,牛文元表示,所谓的“风能过剩”的主因在于,风能产生的电力不稳定,对现有电网的冲击较大,使电网无法消纳电能。同时,这部分电能又没能做到就地消耗,从而产生了过剩。

他表示,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智能电网可以很好地接受风能发电,这就需要从技术上进行突破。再加上就地消化,将电能充分地应用于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就可以解决风能过剩问题。

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改委、工信部正在加大调研各地的重复建设,目前正在想办法处理,但是具体进展还不明确。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也在上述报告中指出,目前各省市的布局极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建议各省市有关部门警惕这种重复投资的风险。

专家建议:组织“摸底调查”

针对上述问题,政协委员、中央财大教授贺强(微博)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我们的调查,尤其是子行业领域,重复投资建设确实非常严重。”

贺强对记者说,“关于中科院的报告,我不好评价,但是我本人也刚刚递交了3个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案。”他担忧地表示,“目前各地的新兴产业规划方案都大同小异,没有结合地区的产业优势,这一现象值得警惕。”

这3个提案分别是《关于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提案》《关于大力发展网络创业带动社会就业的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汽车安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提案》。

贺强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该针对各地自行制定的新兴产业规划进行摸底。“这种摸底应该包括3方面,一是技术实力、二是产业集群优势、三是投资预算究竟多大。”他表示。

他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投资规模其实是不足的,但是各省市的投资方案已经制定出来,所以,由主管部门组织摸底调查很有必要,可以防患于未然。”

期待后续的指导目录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国家虽然明确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框架,但是,还没有出台具体的产业目录和规划。

“目前国务院明确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但是相关配套性政策尚未制订。据我了解,各省市仍在期待更详细的配套性政策。”牛文元对记者表示。

他举例说,比如某些省份明显不具备新技术的生产条件,那么该省份就应该主动规划产业链的配件性产品,而不是搞“大而全”式的重复投资。“这种大而全的投资,最终是同质化竞争,无法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牛文元说。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RICHFUL瑞丰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