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抢滩太阳能市场石化巨头交锋技术新贵

法国石油和天然气巨头——道达尔公司近期的一个大动作,引起了太阳能各方人士的一阵骚动:其宣布对美国著名太阳能电池组件企业Sunpower斥资13亿美元,收购后者60%股份,同时还将提供10亿美元作为其信贷支持。

更多有潜力的可再生行业,已经吸引了石化巨头的目光,接下来的争夺恐怕将是大资本与技术型企业之间的较量了。

道达尔出手太阳能

未来将可能动摇行业排名

道达尔的此次出手收购,让人倍感意外。尽管Sunpower的整体业绩还不能称得上骄人,而且其技术也被行业内认为有些过时,很多新晋者可能会追赶上,但人们不得不承认,Sunpower仍然有着较低的生产成本。

一份最新的光伏行业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前十位的成本最低公司列表里,有两家美国企业的成本分别列入了第一和第八位,它们是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和Sunpower。其中第一太阳能的组件成本折合为人民币之后,只有4.89元/瓦,而Sunpower也不过是8.84元/瓦,较之中国的英利、天合、正泰、夏普等稍高,但比中国CSI阿特斯、赛维、晶科等都要低。

道达尔此次拿出了大约13亿美元,购买了美国Sunpower 60%的股份,比当时Sunpower的实际股价要高出40%左右。根据两家公司对外的统一说法,包括总裁Tom Werner在内的SunPower管理团队将继续留任。

“出多少钱,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在现在国际原油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道达尔的现金根本不是问题。”保利协鑫(03800.HK)一位内部管理层向记者分析道,“道达尔的到来,说明整个太阳能行业的前景仍然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而且道达尔的心态,也代表着不少石化巨头们的想法,就是增加自己在可再生能源市场中的砝码。”

实际上,尽管中国的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三家央企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行业中涉足不深,但是国际石化公司对于太阳能行业早就在布局,但是一直不成功。BP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总部位于英国的BP公司,旗下就有名为BP Solar的分公司。在公司此前宣布与中国电池生产商晶澳集团的一份合作公告中,可以看到其发展的轨迹。该企业既像是一家工程公司(因为它在160多个国家都有安装项目),又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其在印度、西班牙、中国和美国都有自己的工厂)。但此前各方媒体的报道也称,该公司的产能一直徘徊在年产100兆瓦以下,相比之下,中国尚德控股、英利这些年产能突破1000兆瓦的企业,BP Solar的规模实在是太小了。

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到来,2009年BP Solar还曾宣布要关闭一些位于美国、西班牙等地的组件厂。截至目前,BP Solar的产能情况、安装项目情况也甚少能从公开渠道中获取。

前述保利协鑫管理层就表示,有些大型石化企业在前几年并不是非常重视太阳能这一细分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它们受到了重创,其石油化工产品的收入剧烈下滑,缩减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另外,它们也没有很好地把可再生能源的人才聚拢来,“它们更多的人才是在石油、天然气及化工领域,与太阳能是‘隔行如隔山’。”

但在太阳能行业,大部分生产企业的特点是,董事长们既懂行业技术,又会投身于市场开拓,这种特点使得2009年之后大批公司能快速抓住需求、扩大生产,因而把其他企业甩得很远。

但是,道达尔的到来,从长期来看也是行业必然趋势。尚德控股、保利协鑫等公司高层也在不同场合提到,未来的竞争,很有可能就是大型能源巨头和中国技术型企业之间的比拼。

从资金上看,一定是前者占据了优势,“大公司如果想要行动,就会有比较大的动作。它们在等待时机来出击,而且现在是最好的出击时刻。”招商证券[18.19 0.83% 股吧]研究员汪刘胜就表示,“近期光伏组件、多晶硅、硅片等产品的价格在剧烈下跌,企业的市值都在下滑,企业的价值不能被正常反映。因此如果某些石化企业希望趁着低价来购买某个太阳能企业,双方还能一拍即合的话,对于大公司而言,显然是最划算的。”

研发及市场潜力决定行业未来

汪刘胜还表示,仅以太阳能企业的发展来看,最重要的是开发出成本低、品质高的太阳能电池,而往往小公司难以有足够的研发资金来支撑,而这方面恰恰是大公司所擅长的。

“可能会有人质疑,尚德、英利、天合这些企业不是也从几百万、几千万做到了十多亿、上百亿元的销售规模么,为什么其他公司就不行呢?但提出质疑的人忘了一个重要的前提:中国光伏企业的成长路径是非常特殊的。因为整个市场的开发,与企业成长在同步进行。欧洲落实电价补贴这一巨大的利好政策恰恰是在2005年,那个时候太阳能企业才刚刚起步。大家都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去做大。而如果回过头来,现在有人想在市场中从小变大,是很困难的。一方面需要有特殊的、可以赶超现有大型太阳能制造商的技术,同时也要有广泛的人脉、渠道来迅速打开市场,这两点都不容易做到。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收购已经成熟的企业!”汪刘胜说。

类似道达尔这样握有一定资金,同时也有一个比较成熟收购团队的大公司,在全球能源行业中并不多见,能够与之比肩的只有壳牌、BP、南非沙索、雪佛龙,中国的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也具备一定的实力。有些国家能源企业如沙特阿美、科威特石油等公司,目前还没有将触角伸到太阳能行业的想法,这也是基于其现有的石油化工产品能够获取丰厚利润的原因所致。

Tom Werner在谈到道达尔的“入主”时也指出,道达尔除了收购公司60%股份之外,还会拿出10亿美元用于信贷支持、太阳能研发投资及其全球网络的布局,“这都会使我们的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增长和长期发展。”

而道达尔选择了美国企业,没有将占全球电池组件产量60%的中国企业放在其收购目标中,也有另一层含义,那便是看重美国市场。

据Solarbuzz最新发布的三份“地区性下游光伏市场报告”预测,光伏市场的重点将从欧洲市场转移,而被美国、中国、印度及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取而代之。由于欧洲几大光伏市场调整了补贴政策,预计2011年欧洲将占全球光伏需求量的65%,而2010年占82%。

前述保利协鑫公司管理层告诉记者,目前中国虽然有着每年1G瓦的安装目标,但是暂时来看中国的市场启动速度可能不如美国。因而Sunpower这样在美国本土作战的公司,即便其生产成本、人力投入会大于中国,但毕竟更善于在美国进行光伏产品销售渠道的布局。

英利绿色能源一位高层也向记者指出,美国市场与德国市场不同,德国的政策比较统一,而美国除了国家政府层面有一套政策之外,各个州对太阳能产品的优惠政策、电价补贴以及对太阳能企业的其他扶持措施都会不同,企业需要一个个去谈,难度会比较大一些。就在今年6月25日,美国波士顿政府有可能会对普通家庭推出试点光伏补贴项目,其中包括住宅能源购买协议或选择租赁方式,每个家庭可能会有1000到3000美元的补贴额,但最终方案尚未出炉。

6月27日,另一则关于壳牌集团的消息也传出:壳牌可能会拿到来自加拿大政府和加拿大阿尔伯塔(Alberta)省的8.76亿美元投资,用于发展碳捕捉、碳存储项目。“碳捕捉这一产业现在来说还刚刚开始,各个企业都在关注,而且都处于研究阶段,因而相信很多大公司也会关注,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和政府合作,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虽然大部分是因为企业、交通运输工具而引起的,但是没有政府层面的推动和优惠政策的施行,相信很多大型能源公司也只不过会予以关注而已,而不会像太阳能行业那样做出一些大手笔。”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