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注册香港公司好处

手机“吸费”灰色产业将受整治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整治手机“吸费”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及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加强监督管理,关键要严格规范手机内置软件,增值业务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各类“吸费”软件,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害用户合法权益。

由于手机“吸费”陷阱的存在,不少用户在不知不觉中遭受了话费损失。此次联合下发《通知》,对手机“吸费”进行整治,业内认为,这次“来势凶猛”的整治首次上升到全国性,工作涉及到手机“吸费”灰色链条上几乎所有相关主体,将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灰色链条相互勾结

记者从河南省工商部门了解到,手机“吸费”手段有三种:一是发来短信提示有增值业务,但未经用户二次确认即订制成功,用户被“强行订制”、“强行消费”;二是只要开机、关机或者无意中碰到某个键盘,手机就产生费用;三是手机内置定时发送程序,定时向外拨打电话或发送信息,扣除费用。

要说整治手机“吸费”的规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早在2006年,原信息产业部就要求用户服务申请后,需要进“二次确认”,可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清除,甚至“吸费陷阱”越来越多。

河南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一方面,手机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增值业务的需求程度增加,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市场,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参与者,另一方面通信运营商在扣费监督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严格按二次确认扣费的规定扣费。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认为:“之所以产生吸费,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内容服务商、应用服务商和手机厂商形成利益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利益链。‘后门’内置软件被植入手机当中,消费者一开机,或者调用某个软件,就会产生费用。”

查源头抓元凶

手机“吸费”,吸掉的不仅是消费者的资费,还吸掉人们的安全感、信任感。

手机“吸费”陷阱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先进,从“暗阱”变为“明阱”,可是多年来从没见哪个运营商为此受到处罚,也没见哪个负责人受到查处。

2010年9月17日,就曾有过“吸费”问题整治情况的报道,声称“所抽查的增值业务99%收费正常,整体情况良好”,有知情者却称:运营商底下的人和手机厂商勾结得太厉害,只有那些没有关系、不知道抽查消息的才会被查出来。也就是说,运营商乃至相关职能部门里的“内鬼”,让一次又一次的整治行动都扑了空。

项立刚表示:“厂商和服务商真正要想把‘猎物’捕到手,最终实现还得经过通信运营商,通信运营商如果不帮忙扣费,纵然就是埋下再多‘陷阱’也无济于事。如果‘元凶’不揪出来,不仅‘吸费’者可以与工信部门打游击,而且其他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都可以轻易地逃避打击。”

整治焦点

《通知》对手机内置软件提出了新要求:手机生产商在申请进网许可时要提交芯片商、软件开发商及软件版本等信息备查。工信部将对手机内置信息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的企业将严肃处理。

手机厂商也就是通过在芯片和软件上的“后门”进行肆无忌惮地扣费。

其实工信部非常重视手机“后门”内置软件吸费的现象,每年都会对一些地市的山寨手机进行抽查。此次整治的重心就是手机的内附软件。

河南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手机内附软件处置好了,也就不会存在手机乱扣费现象,这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对手机生产商、软件运营商、通信运营商加强监管力度,各自清查自己的环节,各自负起各自的责任。

“还应当加重处罚违规企业力度,鼓励用户举报,实行举报有奖。”有业内人士认为。

河南省国基律师事务所律师孙乐表示:“从目前看,服务提供商违规受罚后利益所得远大于受损等现象,手机付费业务属于新兴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相关立法缺失、欺诈认定过程复杂、同时服务商违规成本过低等一系列问题,形成用户不易察觉、维权流程复杂。”

现成公司热 | 信托基金 | 财务管理 | 政策法规 | 工商注册 | 企业管理 | 外贸知识 | SiteMap | 说明会new | 香港指南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香港瑞丰会计事务所
客户咨询热线:400-880-8098
24小时服务热线:137 2896 5777
京ICP备11008931号
微信二维码